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教案_初三化学第四单元学案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三化学第四单元学案”。
4-1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重点难点: 原子的构成原子量的概念
设计思想: 原子构成的教学,设想使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由于本节课内容属于微观教学。同学们看不见,摸不着。用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用语言直观,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媒体教具:电教
复习与巩固
什么叫原子? 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引入: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原子有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 一.原子的构成质子 质量是 1.6726*中子 质量是 1.6749*
kg kg
电子 质量是 质子质量的1/1836 1.原子不显电性
原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P68 3.氢没有中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
说明1 原子很小 一个原子跟一个兵乓球体积之比,相当于兵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在原子中原子核很小
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空间,电子就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做高速的运动。
二.相对原子质量
1. 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说明:1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电子质量几乎不计化学上计算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3 查原子量的方法 P153 板书设计:4—1 原子的结构
一 原子的构成二 相对原子质量 作业:P70 1—4 课后反思:下次应注意应用电脑课件帮助同学认识微观粒子
课题:
4—2 元素(1)
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一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重点难点:元素概念
设计思想:从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引出元素概念。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从元素种类引出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一 复习提问水的组成 —氢、氧元素
引入:什么叫元素?这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一. 元素 1.概念
具有相同的核点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举例: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 即核内质子数为8 我们统称为氧元素 2.种类(一百余种)
说明(1)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它们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P65 氧元素 48.6%
硅 26.30%
铝元素 7.73% 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
4.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P66 探究活动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某种药剂说明书中,表示钙、铁、等这些钙、铁指的是单质吗?为什么?它是指什么?
二.元素符号——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P67 27种元素符号要记住
H He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 或 K Ca Na Mg Al Zu Fe S Pb(H)
Cu Ag Pt Au
1.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O: 表示一种氧元素——宏观
表示一个氧原子——微观 板书设计:4—2 元素 一.元素 1. 概念 2. 种类
3. 地壳中个元素的含量 4.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三.元素符号
1. 写法
2. 表示的意义
作业:P75 1—4 课后反思:
提前让学生别元素符号,但十 一过后很多同学遗忘了,应先让学生做卡片,同学之间互相提问就更好了。
课题:
4—2 元素(2)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重点难点:认识元素周期表
设计思想:让同学们看元素周期表分析其结构及性质的转变规律 媒体教具:元素周期表
复习与讨论:
1.矿泉中瓶上标签上的钾、钠、钙、镁指得是什么?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引入:100多种元素组成了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为了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求它们之见的内在规律性,使之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四.元素周期表 介绍:(P151)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2.便于查找——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说明:
↙原子序数 1.元素符号→1 H
元素名称→氢
相对原子质量→1.008 3.红色指放射形元素(元素符号红色)
※ 是指人造元素
紫色表示金属元素 黄色表示非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7个周期
7个纵行
以第3周期为例 Na、Mg、Al、Si、P、S、Cl、Ar 2.16个族
7个主族
7个副族
一个0族(稀有气体)第八族 罗马数字+A
罗马数字+B 第八族 由8、9、10三个纵行组成 板书设计:三.元素周期表
1. 结构
(1)7个横行 为7个周期(2)18个纵行:16个族
7个主族
7个副族
1个0族
1个
族
2. 规律
举例 第3周期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第7主族 F、Cl、Br、I 化合价为-1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作业:练习册第2节
课后反思:学生预习后效果就更好了
课题:
4—3 离子(1)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难点:离子的形成设计思想: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带领同学逐步分析 复习提问:
1.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2. 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原子 3. 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有什么规律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 __决定元素的种类
5. 在原子中质子数与核点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引入:质子数为11的钠原子 核外11个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呢?今天我们做探究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
电子层
一
二
三 …………七(最多的有7层)电子数
2n2 说明:1)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
2)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得超过2个电子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
练习:
核内质子数__;__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__ 3. 说明: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3)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He为2个)称为稳定结构(4)每种元素都易通过得失电子,趋向相对稳定
结构 4. 小结:
(1)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1—4
4—7
一般为8个 得失电子情况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不易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不稳定
不稳定
稳定结构(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4—3 离子
一.孩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1—4个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7个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He为2个0 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作业:P78.1.(1)(2)课后反思:
4、5班个别同学学习态度有问题
看图(直观)也不明白
课题:
4—3 离子(2)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2.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难点: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原子、粒子 设计思想:从原子结构上分析离子的形成过程,用形象的似人方式讲述(离子)化合物 复习提问:
1. A
B
C
(1)以上原子结构中哪种是金属元素 A
哪种是非金属元素B
哪种是稀有气体元素 C
(2)哪种元素易失电子 A 哪种元素易的电子 C 2.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最外层电子数
引入: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都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失电子后又形成了什么微粒呢? 二.离子的形成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
阴离子:带负电 2.离子表示方法
说明:
(1)金属元素易形成阳离子(2)非金属元素易形成阴离子 3.由离子形成化合物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如:NaCl
MgO
4.原子、分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5. 物质与粒子之间的关系 P77
板书设计:
4—3 离子(2)
二.离子的形成 1. 离子
2. 化合物
3.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作业P28.1.(4)2.课后反思:微观粒子同学们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通过练习巩固
课题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含义
2.学会书写化学式 重点难点:化学式的含义
设计思想:由纯净物引出一种物质的组成不变,只有一个化学式。它表示的意义及写法 复习提问:
1. 举例说明什么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2. 什么叫纯净物?
3.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__,元素化学性质决定于__ 引入:元素符号不仅可以表示元素,还可以表示由元素组成的物质 一.什么是化学式
1.概念: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表示的意义:
(1)表示1种物质
(2)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3)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元素
(4)表示这种物质的1个分子的组成 举例: 1)表示水这种物质(宏观意义)
2)表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宏观意义)3)表示1个水分子(微观意义)4)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微观意义)练习:、、、表示的意义
3.当化学式前有系数时只表示微观意义 如:
23n
2个水分子
3个二氧化碳分子
n个二氧化硫分子
4.说明: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P79 讨论:符号 H、2H、、各具有什么意义?
练习:下列符号即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
B.
C.2O D.O 5.我们学过的化学式(请同学一起写)、、、、、、、、、、、、、6. 结化学式写法:
(1)金属单质:元素符号就是它的化学式 Fe、Al、Mg、Na、K、Ca(2)非金属固体:元素符号表示 C、S、P、Si(3)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表示 He、Ne、Ar(4)一般气体为双原子、分子(5)化合物:读写顺序相反 板书设计:
4—4 化合价与化学式 一.化学式 1. 概念 2. 表示意义 3. 写法、、、、、作业:P84.4 课后反思:下次注意 多练习,帮助同学理解化学式表示意义 加强练习 因为课时较紧张练习不够。
课题:
4—4 化学式与化学价(2)
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重点难点:化合价
设计思想“由电子得失推出化合价,利用化合价口诀让学生掌握化合价 复习: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一般气体为双原子、分子(2)、、、2.化合物化学式写法——读写顺序相反(1)氧化物:氧元素 写后面(2)其它:读写顺序相反(3)表示的意义、、、、、HgO 引入: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元素化合价来推求。
二.化合价:化学式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 1.化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 例:
物质:
原子个数比
1:1
2:1
1:1
2:3 练习: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 2:5 2.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3.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1
+1
+3 H
O
Cl
Na
Fe
元素化合价 原子团化合价:
+1 OH
5.原子团 如:、、中OH、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原子团。
化合价口诀
+1价 氢 钾 钠 银
一价H Cl K Na Ag +2价 镁 钙 钡 锌 铜
二价O Mg Ca Ba Zn +3价 有金属铝 铁高3价亚铁2
三Al 四Si 五价P 氟 氯 溴 碘是-1
Cu 一 二
Fe 二 三
二 四 六 S 都齐全
Cu Ag 二价最常见
莫忘单质都为0 一价 氢、氯、钾、钠、银 二价 氧、镁、钙、钡、锌 二铜 三铝四、七锰二、四、六硫二、四碳二、三价铁要记清 莫忘单质都为0 板书设计: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2)二.化合价
化学上用化学家来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 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3.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3-2
-1 +1
Al
O
Cl Na 4. 原子团
+1
OH
作业:P84.1 课后反思:中午:问问题的同学增多,原子团、化合价没背下来
课题: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3)
教学目标: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重点难点:化合价与化学式 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设计思想:利用化合价法则写出化学式。利用化学式求化合价。学生看书、讨论、总结 复习与讨论:
1.化合价口诀
化合价原则 2.化合价表示方法
3.指出下列原子团的化合价
+1
OH
4.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0 引出:利用化合价可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三.化合价与化学式 1.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
例:已知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氧为-2价 写出磷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
(1)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 正价的写在左边 负价的写在右边
P
O(2)
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5*2=10(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P:
O: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即得此化学式
(5)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5)*2+(-2)*5=+10-10=0
答:这种磷的化学式是
练习:已知氮元素有+
2、+
4、+5价
氧元素有-2价分别求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3. 化学价法则: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例: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位-2价,求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解:
(1)在化合物的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已知元素的化合价
(2)求已知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总和
(3)求Fe元素化合价
(5)检查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总代数和为0 练习:已知 求 中S、C、P元素的化合价 4.化学式读法:从后向前读做“某化某” 板书设计: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化合价与化学式
1.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
2. 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
3. 化合价法则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4. 化学式的读法:从后向前读“某化某” 课后反思:
得意之出:学生能看书得出化合价法则及读法 不足之出:学生写化学式不够准确
课题: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4)教学目标:
1.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2.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重点难点: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设计思想:开始时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讨论纠正错误。
课题1 空 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4、知道空气是一种......
第四单元加和减教学内容: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2、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实际问题。4、练习五。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塞北江南 葡萄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词。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
Unit 4Where is my car?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分A、B、C三部分。以A、B部分Let’s talk中谈论位置和方位交际用语为线索,和A、B部分Let’s learn中......
第四单元 课题:千以内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