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案_第五单元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五单元单元教案”。
13、守信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理解小珍失约,宋庆龄在空等一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收集有关宋庆龄生平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地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3、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钟”、“龄”的读法。
5、再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7、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
学习练写课后的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写字的姿势和格式,以及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顾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
二、演读结合感悟朗读。
1、我们已经读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出来?
2、自由选择课文3-10自然段多演读几遍。(在四人小组中进行),思考相关问题。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1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 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4、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归纳。
三、教师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标准,宋庆龄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四、课外积累:
将你收集的有关“守信”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五、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13、守信
动心?
后悔? 坚决
平静
教学反思:
14、不瞒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10字,认识10个字。
2、正确读写并理解“真情、诚恳、风筝、吹拂、陶醉、形影不离、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习色舞、情不自禁、开虚作假”等词语。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认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解释课题。
“真情”有两个意思:(1)、真实的情况;(2)、真实的感情。本文中“真情”指的是什么呢?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开火车读课文,生字互查。
3、讲讲课文大意。“真情”是什么?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反馈:读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3、理解词语:“诚恳”、“形影不离”。
四、学习生字。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老舍和高煜年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1、巩固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从这两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吹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
(2)、议一议:老舍为什么帮高煜年,是怎样帮的? 接爱帮助的高煜年心情怎样?(3)、指导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6、7、8自然段。思考:从这几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
2、全班交流。
(1)、理解:“眉飞色舞”、“陶醉”。
(2)、面对老师的表扬,老舍、高煜年反应?(找出句子边读边议)(3)、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1、如果你是老舍或高煜年,你会怎样说?(扮演角色)
2、听了老舍、高煜年的话后,老师怎样说?(扮演老师发言)
五、总结全文。板书设计:
为放风筝帮写作文
14、不瞒真情
得到表扬深感惭愧
六、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15、信任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沁人心肺”“沉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诚实。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引导学生逐层领会“信任”的含义。教学准备:学生卡片或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同学从小时候到现在,大多都有一次购物的经历,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也写了一次他的奇妙的购物经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出示学生卡片或小黑板,指出学生领读课文生字并扩词,教师提示重点。
3、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出示句子练读。
5、分组齐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6、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写字姿势和占格,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自读了这篇课文,这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品读课文
(一)自读思考: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信任” 探究学习
1、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果园主人对顾客“信任”,看出有关词句思考,全班朗读交流。
第一自然段的“每次”、“总能看见”。“桃子、自己摘”
第二自然段的“朋友,欢迎你!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来,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你愉快!”
从“朋友,欢迎你!”可以知道这个主人很友好,视所有来桃林的客人为朋友。
第五自然段中的“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古花猫”
第六自然段中“果园的主人正埋头在桃林的边上修路”看出果园主人充分相信每个客人
2、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顾客值得信任。
从文中找出句子,自由朗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朗读第五自然段,理解“沁人心肺”“沉浸”的意思。
(二)拓展练习
为什么走了好远以后,“我”禁不住回过头去,久久注视着那片果林和那间小木屋?
当发觉果园主人正埋头修路时,“我”会想些什么?
“我”想对果园的主人说些什么?
“我”想对所有来桃林的客人说什么?
三、结语
学习这篇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四、拓展
想想在我的身边,有哪些值得信任的事情发生?
五、板书设计 15信任 自己摘桃子
自己把钱放在箱子里 主人在桃林的边上修路
六、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
乐游原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教学准备:
课文图片、相关拓展资料。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触景生情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五)教学目标:
1、读复姓,了解姓氏文化。
2、积累含有“言”字的词语6个,理解它们的意思,认识“吉、祥、宣、誓、允、诺”6个字。
3、描写、抄写、背诵3句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信”字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教学重难点:
1、抄写,背诵3句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2、积累含有“言”字的词语,理解他们的意思。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板书、磁铁、书签。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来试试(1)(2)(3)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体验尝试的快乐。
1、首先就让我们和乐乐一起走进“我来试试”。(板书:我来试试)你们听!
2、乐乐:同学们,咱们中国的姓氏很有意思。你们想了解吗?
3、咦,“姓”谁不知道?我姓程,你姓什么?你呢?
指5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姓。
4、我们每个人都有姓,这有什么特别的?
乐乐:姓氏的学问可大呢?你们能试着说说他们的姓吗?
(出示:欧阳修
司马光
上官文青)
指名说。
5、像这样两个字的就是复姓!乐乐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复姓呢?
6、各种形式读复姓.(出示所有复姓。)(1)自由读、指名读。
(师注意纠正“令狐”、“皇甫”两个复姓的读音。)(2)小组内练读。
反馈:请三小组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轮读、抢读、齐读)
7、老师配乐示范读。
8、你们想读吗?咱们男女生比赛来读读吧!男女生赛读。配乐全班齐读。
9、拓展:你们知道哪些复姓人物呢? 自由发言。
10、小结:
中国的语言真神奇,一个小小的“姓”就有这么多的奥秘。《百家姓》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复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找,你还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三、学习“认一认、读一读”。
1、同学们,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言”字。它也有不少秘密呢。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认一认、读一读)
乐乐说的“言”字都躲到这些句子里啦!请大家把书翻到70页,自己试着认一认,读一读吧!
3、自由练读,自学生字。
4、反馈:
小老师领读生字,随即读词。
(“誓”“宣誓”;“允”“应允”;“诺”“诺言”;“吉祥”。重点指导“允”、“诺”。)
5、字音都读准了!你们再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自由读、小组内互读、齐读。
6、游戏:词语都跑出句子啦,你们能帮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吗? 自由发言。
(1)若生说到吉言。
评:哦!原来我们平时说的吉祥话就是吉言啊。你能送给同学们一句吉言吗? 指名说。齐读这一行。
(2)若生说到诺言。
评:应允别人的话那就是答应别人的话罗。《守信》这篇课文里讲的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指名说。
师生接读:应允别人的话叫——
什么叫诺言?
(3)若生说到誓言。
评:还记得你们一年级入队时的情景吗?一起去看一看吧!(CAI播放录相)瞧!同学们正在宣誓呢!
齐读。
(4)若生说到留言。
引读:临走写下的话就叫——。那什么叫遗言?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诺言、吉言、誓言。)
7、师生接读。
例:表示吉祥的话叫什么?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什么?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男女生接读后四行。
8、拓展:一个“言”字有这么多的表达方式,真有趣呀!你还知道哪些这样含“言”字的词?
自由发言。
9、小结:
其实像这样有趣的词还有很多,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收集这样有趣的词语,写在自己的收藏本上。你们能做到吗?相信你们都是守诺言的孩子。
四、写一写、背一背。
1、过渡:乐乐还带来了三句名言要送给你们。
2、(出示书中三句名言.)
这三句名言就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遵守诺言。大家先试着读一读吧!
3、反馈:
(1)指2—3人读第一句。评:读真好,说到做到别人才愿意和你交朋友。
男生齐读。
(2)指2-3人读第二句。评:对啊,说了的事就要做到。
女生齐读。
(3)邀伴读第三句。评:话说出口了,四匹马拉的车都追不回来,说过的话就不能反悔。这就是“一言既出”----
师生接读。
4、齐读三句名言。
5、请大家在书上把这三句名言描一描。
师巡视时强调写字要注意“三个一”及写字的态度。
6、老师送书签,并提出写字要求。
老师送你们一个小礼物。赶快找一找!就在你们的抽屉里呢!大家可以选一句名言抄在书签上。注意把每个字写端正、大小一致、距离均匀。比一比,看谁写得最漂亮!
7、反馈学生书写作业。
8、学生自由下位送书签、试背名言。
9、乐乐送给大家的三句名言,你们都记住了吗?自己试着记一记。
自由练背。
10、齐背三句名言。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1、自由读成语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那个人的羊为什么先丢了?后来再也没有丢过?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学写请假条、探究与发现
一、读一读
1、乐乐:你们背得真好!我也想来背背。“言必信,行必果。”咦,我听说“信”字也有很多学问呢。你们想知道吗?
2、乐乐说“信”字有不少学问。那我们和乐乐一起去“探究与发现”里看看吧!
3、(出示书中句子,句子呈现带点的词.)
(1)自己读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初读、指名说。
(2)再读读看看你还有哪些发现呢?
再读、指名说。
4、乐乐:我也发现了,“信”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可不一样呢。我要想办法知道这些带点词的意思。
5、你们能帮乐乐想办法知道这些带点词的意思吗?
指名发言。
6、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现在可以用你最擅长的办法,来找出这些带点词的意思。看谁找得又快又好!
7、反馈:
指名说,师评价。
8、齐读三句话。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来晚了
一、联系《守信》,导入新课。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守信》一课,谁来说说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这件事情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宋庆龄,另一个是小珍。从宋庆龄这边说,她是非常守信的。但是,换一个角度呢?对于小珍来说,你觉得她怎么样?(没有守信)她这样好不好?(不好,还宋庆龄空等了一天,连伯父家也没去。)她为什么没有到宋庆龄家里学习折纸花篮呢?
3、是的,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答应别人的事情,常常不能做到;与别人约好的时间,常常没有赶到„„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你看,今天兰兰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二、开书,看图,读文,思考:
1、图上两个女孩,她们是谁?(谁是文文?谁是兰兰?)
2、文文和兰兰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想一想,这时,两个人的心情怎样? 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一定和烦。
兰兰匆匆地赶来,见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也不舒服,感到十分抱歉。
4、从图上看。兰兰并不是有意迟到。大家想一想,兰兰应该怎么办?(解释,说明,希望得到文文的谅解。)
三、全班讨论交流:假如你是兰兰,你会怎样向文文解释呢?我们试着演一演。
1、同桌轮流扮演文文和兰兰,练习解释迟到的原因,请求得到谅解。互相评说。
2、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说。
四、小结:怎样解释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要态度诚恳的讲清原因,注意对人有礼貌。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如何向别人解释的呢?(可自选伙伴表演给大家看。)
2、你有什么需要向别人解释清楚的事情吗?你准备怎样向别人解释呢?(可自选伙伴表演。)
第四课时
习作:日记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英国有位老人在1991年举办了一次奇妙的展览,展出的万幅照片记录了他几十年来每天的生活。他说这是我的历史,每一张照片,都会勾起我或喜悦或悲苦的回忆。同学们,我们可以用照相机来记录每天的生活。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来记录每天的生活,这就是日记。
二、自由读“习作”中的三段话,交流写日记的好处。
三、讲写日记的故事。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30多年的日记资料,尤其是他乘船作环球旅行的五年中所做的大量的观察和记录,终于在1859年写出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在日记中,除了检查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外,还记录了无数他所接触的人的举动、神态、思想、语言和感情,写下了自己从工作中得来的感想。他写的许多小说,都取材于自己的日记。日记,伴随这位伟大的作家度过了一生。托尔斯泰一共写了51年的日记,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逝世的前四天。
四、如何写日记。
1、内容:自己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
2、对照第四课,说说日记的格式:
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然后从第二行起开始写正文,前面要空两格。
3、建议:先从一句话日记和几句话日记写起。
五、学生交流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教师提示:不需要把自己一天的经历全写下来,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者一个场面写清楚。
六、学生习作。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完后出声读几遍。
第五课时
一、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日记(好、中、差)各一篇作为例文。师读完后指导生评好在哪里(从语句,用词、选材来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四人小组互评,共同修改。
2、推荐组内习作,大家欣赏。
三、自我修改。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日记更精美。
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再次修改。
2010-2011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案 制定者:高瑞霞数学学科第三册第五单元制定者:高瑞霞2010-2011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案 制定者:高瑞霞五、方向与位置单元分析: 本单元......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学内容:1、24时记时法。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3、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内容简析:本单元课文以“勤奋学习、热爱科学”为专题,选编了4篇课文。《说勤奋》教育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李时珍夜宿古寺》赞美了李时珍不......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丰“爱”为题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七颗钻石》、《平分生命》、《倾斜的伞》是精读课文,《一颗小豌豆》是略读课文。 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学案 修订者:第八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学习内容:教材P80-84的例1,例2,练习十二的内容。 教材分析:一、引导自主探索和交流。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