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案_鹬蚌相争的教案

2020-02-29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鹬蚌相争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鹬蚌相争的教案”。

教学内容:第24课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读绿线里的2个生字,学会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领会寓意。

3.在自主探究课文怎么写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的过程中领会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重点:

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准备:一些寓言故事

主备人:李祝成参备人:杜峰

马娟 课时划分:

第 一 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学生“展示自学” — 教师“了解学情”

认读生字词。

寓言

两则

宋国

焦急

巴望 纳闷

枯死

毫不示弱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鹬蚌相争

用尽力气 喜笑颜开 1.指名读。2.评价;正音。3.指名读。

二、学生“提出疑问” — 教师“定向目标”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我们仍然带着“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去读书解决问题。

三、学生“探究疑问” — 教师“点拨释疑” 学习揠苗助长(一)解决“写什么” 1.默读课文,思考写什么? 2.交流。

(二)解决“怎么写、为什么写”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巴望”什么意思?课文怎么写农夫巴望禾苗长快些?

3.农夫急什么?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怎么写?

2.农夫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

3.“筋疲力尽”的意思是什么?想象一下农夫累得怎么样?出示: 农夫忙得头上,腰酸得,两条腿累得,肚子饿得

。可是他的心里却

,因为。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农夫?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第四自然段

齐读;说说怎么写的。

四、学生“反思学习” — 教师“反思教学”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农夫傻吗,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小结:我们要告诉农夫同时也要警醒自己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急于求成。2.讲讲这个故事。

五、学生“书写生字” — 教师“指导书写” 学习:寓

枯 重点指导:

则:第四笔是“点”不是“捺”。焦:上半部是“隹”不是“住”。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借助字典、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懂得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教学重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一)历史故事引入。

战国时期,赵王要出兵攻打燕国,苏代以一则寓言故事打消了赵王这个念头。这则寓言故事和两种小动物有关。

[设计意图: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以历史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图片,认识鹬和蚌。

1.出示鹬的图片。

(1)板书:鹬。

(2)指导学生观察图,看看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

(3)指名说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鹬的嘴巴又尖又长)

(4)师简介鹬的生活习性。

2.出示蚌的图片。

(1)指导观察,说说蚌有什么特点。(蚌有坚硬的外壳儿)

(2)板书:蚌。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对鹬和蚌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鹬和蚌的外形基本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揭示课题,猜想质疑。

1.揭示课题,齐读。

2.根据课题猜想,你了解到什么?(鹬和蚌相互争吵)

3.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它们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质疑问难,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切实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先概括段意,然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鹬去啄蚌的肉,蚌把鹬的嘴巴牢牢地夹住了,后来互相争吵,谁也不让谁,结果被渔夫一齐捉住了。)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他们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又教给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省时高效。]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1)品读鹬说的话。

①通过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的示范朗读,引导理解“威胁”这个词语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气。

(2)指名读蚌说的话。

①指导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②出示词卡:毫不示弱

A.指导读准生字:弱

B.指导书写生字。

C.通过查字典理解“弱”的意思。

D.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理解“弱”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准确地把握“毫不示弱”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这个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目标要求,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能有效地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3)指导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4)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争吵的激烈场面,培养语感,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

(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辩论: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设计意图: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表演中观察辩论,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他们有所思考。]

(3)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揭示寓意。

1.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

2.齐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体验鹬和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这几个环节,揭示寓意已经水道渠成。]

四、回归文本,总结升华

1.齐读课文。

2.思考:此时此刻,你就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心里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故事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的基础上,让他们迁移运用,站在历史人物立场上思考问题,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寓言的主题得到升华。]

3.总结拓展:你们看,这就是寓言,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人明白深刻的道理。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说你曾经读过的寓言故事。

五、发挥想象

1、鹬和蚌被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六、小练笔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寓言的特点,让他们谈谈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激活他们的阅读积累,给学生推荐课外的阅读篇目,让他们的目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有智慧的人。]

板书: 鹬蚌相争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学生“回顾旧知” — 教师“提供资源” 1.听写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2.说说学了《揠苗助长》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生“探究疑问” — 教师“点拨释疑” 学习鹬蚌相争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怎么写? 2.说说怎么写。

3.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4.指导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怎么写? 2.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鹬和蚌?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2.说说写什么? 3.指导朗读。

4.当那位渔夫看见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时,心里想些什么?

三、学生“反思学习” — 教师“总结教学”

1.《鹬蚌相争》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用词特别精炼,还运用了很多成语,请默读课文找一找。

2.交流。

3.请用上这些成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4.同学们,你觉得文中的鹬和蚌傻吗,为什么? 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想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获利。其实“鹬蚌相争”的后面还有一个词呢,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补上吗?(渔翁得利)

四、学生“书写生字” — 教师“指导书写” 学习:弱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迁移创新” — 教师“引导实践”

同学们,你做过像鹬和蚌那样的傻事吗?请仿照课文写下来。板书:

揠苗助长

巴望长快(想法好)

拔苗助长(做法错)

禾苗枯死(结果坏)

鹬蚌相争

威胁

毫不示弱

寓理于事 语言

动作

寓理于事

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主讲教师:黄婷教学内容:课本110页—112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2、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教学重难点: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

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让学生明白遇事一味互相争斗,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会让第三者占了便宜。要学会宽容和忍让,要学会及时化解危机。 2.能正确、流利......

鹬蚌相争教案

五年级上册《鹬蚌相争》第一课时教案马蹬镇第一中心小学2014年12月12日五年级上册《鹬蚌相争》第一课时教案马蹬镇第一中心小学 李 剑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

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江都市国际学校小学部 周颖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故事中两个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2、绘声绘色地讲这个故事。3、了解语言特点,知道故事中蕴含的寓意,激发......

《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教案郏县堂街镇王楼中小学----郝素芳教学内容: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鹬蚌”“涟漪”“舒适”“心旷神怡”“钳住”“懊悔”等词语。......

《鹬蚌相争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鹬蚌相争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鹬蚌相争的教案 鹬蚌相争 教案 鹬蚌相争的教案 鹬蚌相争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