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设计_晏子使楚教案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晏子使楚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读准并理解“装弶、秕谷、鹁鸪、跳鱼儿、正月、供品、五行、神佛、其间、无端、如许、希奇”等词。
2、整体感知全文,品读“看瓜刺猹”部分,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感受“闰土”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所学段落,积累语言,永驻经典。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出示名片,聊聊“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1881年—1936年)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朝花夕拾》、《故乡》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
一、情景导入,初识闰土
1、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位跟同学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想认识他吗?你们瞧!(出示课文插图,师配乐朗诵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位新朋友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简要说说)
2、揭示课题:这少年便是闰土(揭示课题、读题),《少年闰土》出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3、介绍鲁迅及其作品
二、感知全文,走近闰土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小节。(2)边读边想: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
学生自由读书,师巡视并提醒:由于这篇课文写于1921年,当时刚刚开始用白话文写作,所以有很多语言我们现在读来比较陌生,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装弶、秕谷、鹁鸪、跳鱼儿
正月、供品、五行、神佛
其间、无端、如许、希奇
自由读--指名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装弶、跳鱼儿等词,结合图片理解)
(2)交流: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
A、引导学生用小标题归纳并上台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B、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把这些事都找得非常准确,闰土讲的这些事,你们经历过吗?听过吗?像这样没经历过的事就叫--(板书:希奇事)闰土带给我的希奇故事就这四件吗?从哪里知道?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指名读,齐读)
三、品读对话,走进闰土
1、师巧妙过渡:那么令“我”最最难忘的是哪一件事?它老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2、品读“看瓜刺猹”对话部分。
(1)大屏幕出示对话,学生自读批注。
你瞧,老师把看瓜刺猹的对话都已经打在大屏幕上,请你仔细默读,看看哪些词句使你对闰土又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把这些词句圈画下来,可以用一两个词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学生默读批注,师巡视指导)
(2)交流并随机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句重点体会猹的凶猛、伶俐;闰土的勇敢、淳朴
(3)分角色朗读。
那当时闰土和“我”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把这两位好朋友请到现场来,看看图再想象一下,说说闰土是怎么说的?“我”又是怎么听的?(同桌分角色练读--男女生读)
(4)引读这一段:
看来看瓜刺猹确实是一件很希奇的事,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生合作,读出“我”的好奇、担心,闰土的勇敢,猹的狡猾)
3、借助对话还原画面。
听着闰土绘声绘色的讲述,“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他说在月亮地下管西瓜,“我”就仿佛看到了--;他说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我”又仿佛看到了--;他说这畜生很伶俐,“我”又看到了--(相机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学生朗读)
四、美读画面,留驻经典
(1)感受环境的优美。
如果说闰土讲的刺猹的故事是黑白版的,那“我”记忆中的刺猹就是彩色版的。对吗?谁来读第一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彩色的夜晚。(指导读好第一句话。“一望无际”给你什么感觉?(大,西瓜多)还有什么感觉?(色彩丰富,景色美)
(2)品读少年的机智勇敢。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还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多么迷人的夜晚!少年闰土在干什么呢?(理解:其间。引导读好第二、三句)
(3)配乐诵读:这迷人的夜色,这奋勇刺猹的少年,勾成了这样一幅如此神异的画面,难怪使作者30年都难以忘怀,让我们和着音乐,再美美地读一读。
(4)背诵积累:这么美的画面,这么优美的语言,真应该让它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之中,请按照“景--人--猹”的顺序背诵。(自由背--指名背)
五、凸显形象,回扣主题。
1、留给作者的是这样一个镜头,一幅终生难忘的画面,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参与板书:勇敢、机智、聪明、能干„„)
2、回读中心句: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作者的心呢!面对一个(指板书)机智勇敢的闰土、一个善良淳朴的闰土,难怪“我”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再读,读出羡慕、感叹之情)
六、写字
1、本课书有14个字要写,今天我们来写前七个生字。
2、谁能跟大家说说,你认为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你认为哪个字需要老师指导写?“敝”
4、教师范写,写一笔,生说笔画
5、书空
6、打开写字本,先描一个,再写2个
7、强调写字姿势,学生作品展示
七、课堂练习
1、本文选自()的短篇小说《》。鲁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课文按照相见—相识—分别得顺序,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四件事:()、()、()、(),刻画出一个机敏勇敢、淳朴善良、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内容摘要: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在教学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前,我布置预习作业,让孩子从文章内容、课题、人......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训练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3......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创造性的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
长春版五年语文下册第九版块《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一、回顾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从书中找出交代起因和结果的语句。那么,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晏子又是......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晏子使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派晏子出使楚国的事。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