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_莫高窟教案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莫高窟教案教学设计”。
18、莫高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编写段落提纲。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简介莫高窟。
二、学习生字、词语。
1、读准生字字音。
2、读读文中四字词语。
3、理解难解词语的意思。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四、理清层次、学习编写段落提纲。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2、品读、理解“彩塑”、“壁画”的特点。
3、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莫高窟》(板书课题、读题)。上节课已经读过课文了,我们知道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便这样赞美莫高窟:(课件出示)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齐读)重读“明珠”。
那么作者是怎么介绍这颗明珠的呢?谁能说说全文是分几个部分来写的?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其中哪部分是作者介绍的重点?
那么,今天我们就重点学学这个部分。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首先,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二自然段。(指名,提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把这句话画出来。交流:指名读出句子。(这样的句子,我们就把它叫做“中心句”。)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齐读句子,重读“两千多尊”。
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将具体描写彩塑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指名读读自己画下来的句子。理解课文:
莫高窟的彩塑都有哪些呢?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你想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
作者突出描写了哪一尊彩塑呢?指名朗读句子,理解句子,再读。出示课件: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再读句子。你感受到莫高窟的彩塑有什么特点?
⑶、看着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他们在赞叹什么呢?(生想象、交流)这多么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啊!
⑷、出示课件:指导背诵。⑸、小结学法:
①、读课文,找中心句。②、品读句子。③、背诵课文。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别找出中心句和具体描写的句子并朗读体会。
⑵、交流。指名读出中心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课件出示)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精妙绝伦、壁画、宏伟瑰丽)齐读。
⑶、壁画的“宏伟”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内容丰富多彩)
⑷、交流。指名读出有关语句,结合学生的朗读理解体会壁画内容丰富多彩。
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排比句)了解“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那么我们怎样读好这句话呢?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读。
壁画的内容有哪些?引读“有„„有„„有„„有„„”。边填空边读。(课件)
⑸、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一个排比句,谁能找出来?
指名读出描写飞天的句子。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吗?指名说出自己的理解。那你想怎么读?
⑹、同学们想亲眼看看这些“飞天”吗?(出示课件)
看了这些 “飞天” 壁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体会。能用你的朗读把飞天的美表现出来吗?读得真美,让我感觉似乎看见了这些飞天。
⑺、这些瑰丽的飞天壁画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了吗?出示填空,练习背诵。那么飞天只有这些姿态吗?(了解“„„”的作用)
⑻、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成百上千的飞天姿态不一,真是宏伟瑰丽啊,作者又是怎么感叹的呢?指导读句子。
⑼、读了课文,同学们发现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吗?(领会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还有一个洞窟我们也得去看一下,为什么呢?读了读第四自然段你就知道了。自读,思考:这是个什么样的洞窟?
⑵、读后交流。抓住“六万多件”、“珍贵的文物”,指导用自豪的语气读第二句话。
⑶、“曾”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⑷、这么多的文物都去了哪里?抓住“大量、仅存”,指导读句子。⑸、指导背诵。
四、小结
莫高窟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曾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来,我们一起自豪地读读:
(齐读)课件出示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背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3、推荐阅读:余秋雨散文《道士塔》。(散文集《文化苦旅》或上网在百度搜索余秋雨《道士塔》)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还因为什么呢? 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
四、小练笔
学习本文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指导:
1、全文结构:总——分——总
2、段落: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先概括写后具体写。
3、语言:语句优美、四字词语的运用。
五、总结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18、莫高窟
彩塑 精妙绝伦 壁画 宏伟瑰丽 藏经洞 珍藏文物
《莫高窟》教学设计【教案背景】《莫高窟》一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课前调查发现,课文中所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差距比较大,因此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网络,让学生对......
《莫高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我选择的是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的第十二课《莫高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精读课文,了解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特点。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莫高窟艺术宝......
《莫高窟》教学设计18.《莫高窟》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莫高窟》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文。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课文......
18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2至3自然段,了解莫高窟彩塑、壁画的特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的魅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2、正确、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