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_陋室铭的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陋室铭的教学设计”。
响水县黄圩中心学校曹应锋2003.12.17 教学目标: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了《从三到万》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提高文化修养,要做到四个“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要谦虚谨慎;学习要重视老师的作用;学习要诊视问题,举一反三。)
2、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文章,题目叫《陋室铭》。(板书课题)(介绍:表现文体的字:说、记、序、铭。/押韵──刨根问底: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主要目的是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本文是属于哪一种呢?(称述什么功德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回忆鲁迅少年读书时的情景,得出古人读书的重要方法——大声朗读。要求大声读──大声朗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突出指导学生读好下列读音、句读。
3、让学生联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的老师教学生读书的情景,使学生知道大声朗读是学习古文的方法。学生大声读课文。
4、范读。(突出古人读书的韵味,但不必做出古人读书的姿态。)
5、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告诉学生: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大家在翻译时,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出示思考题,理解中心、写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看图画、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从图画上看,房子确实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吗?(思维角度:主人、环境、客人、生活──换角度想: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讨论板书:人品高尚(德馨)、景色清幽、来人不俗、生活高雅)
10、陋室铭刘禹锡教学目的: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让学生了解押韵的字和押韵的作用。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了解托......
《陋室铭》教学设计模板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陋室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文言词语积累 过程与方法:课前进行复习和预习,掌握学过的文言词语的用法。课后进行后测,巩固本课重点词句及文章主旨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
一、导入新课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唯苦唯勤。二、出示教学目标三、简介文章写作背景及作者1、关于作者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
《陋室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当我们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时,亲人与朋友常常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激励我们要力争上游、百折不挠。这比喻形象、寓意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