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学设计_虞美人的教学设计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虞美人》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虞美人的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词作内容。

2.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

3.学习词人为表达情感所用到的白描、对比、比喻等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词人“丢家弃国之愁”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学习这首词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

[教学构想]:通过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惜薄命做君王”贯穿全文,结合词人生平大事,通过意象的解读领会此词的“愁”的内涵,引入词人的其他作品中写愁的词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了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五七言的近体诗,经过唐朝无数人的努力,各领风骚,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位,难以再出佳作,这时词成了文学的新宠,温庭筠韦庄开创了一代词风,但花间词香软秾艳,贵重而不适用,真正一扫脂粉味赋予词可以和唐诗相比美的品格的是李煜。王国维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他完成了词从歌女助兴的工具到士大夫寓意抒情手段的转变,被奉为宋词的开山祖师。

二、作者简介:李煜的生平,大家结合注释了解一下。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生活思想都有了巨大变化,其情其思,凄怆动人,从降宋到被毒死的两年零七个月期间,是他创作的最高峰,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杰出地位。

而我们今天要赏析的《虞美人》就是他在死前的那一天晚上写的,所以有人说这首词是伤心人语,也有人说这首词是以血书者,当然还有人说这一首词可以称为词中之帝。我们不管人们怎样的评价,这首词大家并不陌生。以前会背吧?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阅历的丰富,我们的理解肯定有一些不同。

三、诵读感悟:

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并找同学从上述三个方面来评价朗读。

2、播放音频、指导朗读。

3、重读找出体会作者情感的词语,如:“何时”、“多少”、“又”、“不堪”、“只是”、“几多”,低沉凄迷的基调。

四、整体感知:

1、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词?用一句话来概括。—亡国之音、绝笔之词。

2、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故国之思?往事、故国、明月···

五、精读细品:

1、哪个字可以概括全词的情感?“愁”

2、讲解:李煜的哀怨和愁都有哪些呢?(1).我们来看看词的前六句。大家自己先读一读品一品。开头的第一句是怎么说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首句对春花秋月发出强烈责问,春花秋月美啊,但作者说何时了,我们知道,花有开有落,月有圆有缺,花开有花谢,花谢还有花开的时候,月也是这样的。他看到了春花秋月,今年的花是这样的开着,明年它还会再开,但是我的过去呢?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往事之哀。朱自清也曾说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呢?”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往事已随风消逝,不可能再回来了,所以词人发出了“往事知多少”的慨叹,关于往事的记忆是多还是少?越来越少了。面对眼前这样的春花秋月美景,竟丝毫不能引起作者的半刻欢乐,反而陷入对往事的沉痛怀念中。

(2).往下怎么说了?而小楼昨夜又东风,又,以前怎样?东风没变。但我的国家呢? “不堪回首月明中”, 不堪,不能承受了,不能回忆了,越回忆越痛苦。他会回想起哪些往事呢?是后宫佳丽,锦衣玉食,是这样的生活吧?还有,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回忆过去的那种自由那种尊严。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这是亡国之痛啊。那什么是“月明中”呢?本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月是代表思念的。补充回忆诗词中写月寄相思的句子。

(3).那还有愁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啊!“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都还一如以前那样,然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 阿监青娥老”,“朱颜改”改的不仅有后宫女子的容颜,也有自己的朱颜,更有国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总结:往事之哀让他痛啊,亡国之痛让他愁,物是人非让他欲语泪空流。他在《望江南》中这样说过,“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青春不再,容颜已改,正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他还说了:“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往事之哀,亡国之痛,有物是人非这样的悲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赏析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汪洋恣肆而且无穷无尽。(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这九个字,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3、我们想一想,在古典诗词当中,描写愁的诗句有哪些?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白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里的“愁”有长短。秦观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里的“愁”有粗细。李清照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里的“愁”有轻重。贺铸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接连使用三个比喻,不仅描摹出其闲愁之多,而且给人一片迷离,朦朦胧胧,纷纷扰扰,缠缠绵绵,没完没了的感觉,形神兼备。这些名句,同是写愁,角度不同,手法一样高超,都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李后主“一江春水”的比喻,与之比肩,都已成为千古绝唱。

4、细品艺术手法:词人心中层层叠叠的愁思,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愁思之多,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词人又是如何来表现的“愁”的呢?

(1).语言自然朴素清丽,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了一系列景物,有“春花秋月”、“小楼东风”还有“雕栏玉砌”。

(2).在这前面有“春花秋月”、“小楼东风”还有“雕栏玉砌”,这是美好的事物,但这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眼中真的是良辰美景赏心悦事吗?

一切景语皆情语,运用了以乐衬哀、今昔对比的手法。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春花秋月已经烟消云散了,小楼又东风的时候,故国已不堪回首了。然而自然界的兴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当他把最真纯敏锐深挚的心灵感情投注在破国亡家的苦痛之后,就写出了人类生命的共同苦难了——客观世界的永恒和人生的无常,就连苏轼也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总结:①意境的创设上:白描,虚实结合,实写:物是(自然永恒)虚写:人非(人生无常)②对比,③发问,④比喻。

5、引入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再读全词,边读边想象作者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6、快速背诵。

7、回味。词不仅可以吟诵,还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让我们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再一次静静回味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凭吊这位留下千古佳作的绝代词人吧!

六、迁移拓展:找出喜欢的词,说说理由。

《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上片触景生情,下片抒离别怅恨。白描与比兴相结合,在落梅与春草中寄寓离愁别恨。)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燕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下片写人事,以“水长东”比喻离恨无穷期。白描勾勒特定场景,语言精练自然。)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上片写囚徒生活,现实和梦境对照。下片写亡国之痛。全词景与情、梦幻与现实、欢乐与悲恨交织。)

小结李煜词风的艺术特色:善用白描,表现人物心理,语言朴素,不事雕琢,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大大提高了词的表现技巧和手法,变花间词依红偎翠的风格为清丽疏朗,对后代词的创作影响巨大,不愧为宋词的开山祖师。

七、探究性学习:

1、如何评价李煜的愁?

2、《虞美人》词牌的来历,比较项羽和李煜两个末路君王的绝笔风格。

学生评价,老师补充看法:有人说李煜:“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惜薄命做君王。” 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 国 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他的成功就在于它的作品里凄丽愁绪依然笼罩着千年以后的我们,我无暇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李后主因有赤子之心,所以情真意切,表达出亡国之苦,真挚动人。且能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传达出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最美丽的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他的作品是用血书写出来的。

比较《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若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和李煜同是末路王侯,同时绝笔之词的风格却不尽相同。我们在项羽的垓下歌里听到的是人杰鬼雄的铮铮呐喊,他宁愿死,也不愿见江东父老,一个霸气十足豪气冲天的英雄。更动人心魄的是它的铁汉的柔情荡气回肠,又是一个完美的殉情者。在他的诗里不仅读到了悲更多的是壮烈。李煜只是李煜,他是一个文绉绉的真情词人,在治国上一筹莫展的李煜,面对故国只能悲从中来,他选择的是沉溺于这样的痛苦之中,选择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之中永远也拔不出来,写下的是纯粹的血泪。

八、板书:

宇宙之永恒不变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人生之短暂无常

“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案绍兴县越崎中学 郭飞一、教学目标1.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3.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

《虞美人》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虞美人》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虞美人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虞美人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虞美人......

《《虞美人》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虞美人》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虞美人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虞美人 虞美人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虞美人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