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学设计_虞美人的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虞美人的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词中的“悲愁”色彩解读。
3、背诵默写《虞美人》。
重点难点:
1、词人特殊身份的解读。
2、“多角度”思维的培养。
教具准备:
小黑板、Mp3播放器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由邓丽君演唱,意在让学生受到离愁情绪的感染,在课前就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曲《相见欢》,无限离别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是大家初中时候学习的一首词,那么是谁跟谁的离别? 生:李煜跟他的国家的离别。
师:那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南唐后主李煜丢了国。你怎么评价这样的国君?对于国君的褒贬,毛泽东是最有资格的一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而毛泽东对丢了国的李煜毫不客气:“他决不是一个称职的帝王!”
二、不称职的国君
(学生介绍李煜生平,老师归纳补充)
李煜25岁继位成为南唐后主。当时是宋太祖建隆二年,南唐已经是宋的属国。他当政期间,沉湎声色,不思国事,逃避现实。李煜在位15年,他39岁的时候蒙羞投降,在宋都汴梁过了约三年的囚居生活。
三、绝代词人
前人吊李后主的诗“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 他是一个很好的文人,工于填词,通晓音律。”——毛泽东
他的词作以“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生活豪华奢侈,词作题材狭窄;后期亡国之君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较高。而本首《虞美人》据传是他最后的作品,千古经典。
四、鉴赏《虞美人》
1、诵读
(齐读,学生代表读,把握情感“愁”)
2、思考:春花最美、秋月最亮,作者为什么追问“何时了”?“东风”即“春风”,作者为何很不耐烦,用了“又东风”?
(学生讨论,感受李煜的绝望、心伤)
3、比较鉴赏稍早期作品《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伤春惜春
几时重:迷惘,但还心存希望
如果说《相见欢》一词中李煜还能叹还能盼,《虞美人》中的李煜已经是绝望之人、心死之人。被俘又过了一年,复国无望,即使花开月圆,梦想却最终破灭。手法:乐景衬哀情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缪塞
4、但是并非不愿回首就可以不回首的,泪光依稀中,李煜看到了什么? 明确: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物是人非之感,永恒与短暂之间的对比: ..永恒——对比——短暂
春花秋月————往事 小楼东风————故国 雕栏玉砌————朱颜
5、面对这一切,李煜的情感——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学生讨论)
明确:①比喻的修辞,将愁形象化,化虚为实。
②化抽象为具体,愁之深之浓之重,难以遏制。③ “春水”呼应“春花”、“东风”,整体性强。
6、诵读、演唱
(带着“愁”之情感分组深情朗诵,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学生可跟唱,受到音乐感染)
五、卸去帝王外衣的平民
绝代词人呈现出了绝代才华,尽管已隔千年,尽管并没有李煜的独特经历,但是几乎所有的人,读到听到《虞美人》都会被深深折服,它有着摄人心魄的魅力。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广泛而强烈的共鸣,是因为它表现的是人生共通的体验。
(小黑板展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以为就是这两句把我们古今所有的人类,不但是中国人,是古今所有的人类共同的一种悲哀,都包括在里边了,就是宇宙的永恒无尽与.人生的短暂无常。这是所有的人类的共同的悲哀。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李煜》
六、小结:
“知人论世”是我们鉴赏诗词最重要的方法,而只有“多角度”分析一个人,才能更好更近更准地评价一个人、评价一篇作品。“多角度”视点运用到写作方面,思路才能开阔,思维才能活跃。
七、拓展:
我们不妨在此将李煜和项羽对比一下,同是末路王候,同是绝笔之词,《垓下歌》与《虞美人》风格有何不同?(学生讨论、练笔)
明确:项羽,一代枭雄,可是有勇无谋,最终兵败垓下。一曲《垓下歌》唱尽了天下末路英雄的豪言壮语。西楚霸王必竟是西楚霸王,他宁愿死,也不愿回去见江东父老,其死得实为壮烈!更动人心魄的是铁汉的柔情,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连对那马也有情。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另一面――――儿女情长。除了悲,更多的是壮,是情,是美!
从李煜的身上,我们懂得了“政治与艺术是天敌”的道理,他只是一个文绉绉的词人罢了,这是命运“错位”的悲剧,又如屈原,而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此类例子,引人深思。
八、板书设计: 国君:不称职
虞美人 词人:绝代
愁:一江春水
平民:共通
永恒——(对比)——短暂
春花秋月————往事
(了)
小楼东风————故国
(又)
(乐景衬哀情)
雕栏玉砌————朱颜
(在)
(改)
九、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从①国君:不称职
②词人:绝代 ③平民:共通
三个角度“知人论世”,较为准确地定位李煜,思路清晰,便于更好地走近李煜和《虞美人》,又能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对写作很有帮助。
附: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教案绍兴县越崎中学 郭飞一、教学目标1.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3.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虞美人》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虞美人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
《虞美人》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虞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