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学设计_麦哨优秀教学设计
《麦哨》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麦哨优秀教学设计”。
《麦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乐的童年生活。
3、感受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入情入境积累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了解麦哨
1、同学们,在《乡下人家》我们欣赏了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牧场之国》我们见识了一个自由宁静的牧场王国。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领略美好的田园风光,一起感受舒畅惬意的田园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麦哨)齐读课题。
2、师:预习的时候已经弄清楚麦哨是什么小玩意儿的同学请举手,提问举手的同学,麦哨是什么? 生:。。
师:看来还有不少同学还不清楚麦哨是什么,麦哨呀,就是用麦秆做成的哨子。你们想知道麦哨长什么样子的吗? 生:。。
师:请看大屏幕,麦哨可是乡村孩子都会做,都爱吹的小玩意儿。乡村的孩子都很擅长用麦哨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节课,让我们去聆听麦哨声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有人说读麦哨这篇课文读着读着能从文字中感受到麦哨发出的声音和乡村孩子生活的画面,我们也一起来边读边感受,好不好?
㈠出示读书要求
1、快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中哪几小节是描写麦哨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穗、嚼”等字读音,写好“兜、裹、嚼”等字。|出示幻灯片:生字新词及多音字。
(2)课文中哪几段是描写麦哨的呢?(请学生找出,明白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分两组读开头和结尾,感受一下乡村孩子是怎样吹麦哨的,请同学模仿麦哨”呜卟,呜卟,呜……”的声音)
(2)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麦哨声的呢?(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老师来呼,你们来应,怎么样?)
(3)同学们,这是怎样的麦哨声啊?(生:欢快、柔美。。)是啊,在欢快、柔美的麦哨中,乡村的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着,多么悠闲,多么惬意啊!
三、熟读课文,感受麦哨
(一)过渡:这么欢快,这么柔美的麦哨声是谁吹响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6自然段,听清楚要求,边读边划出描写孩子的句子,用心感受。(师巡视,一会儿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孩子的句子?读句子并说感受)
①: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1、这段话是在写谁?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生读
3、读着读着,你还发现了什么?从比喻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画面?(是啊,多么形象生动的语言,多么美丽迷人的意境呀,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板书:碧湖,绿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
小结:我们生活在田园中,我们是如此的贴进大自然,我们开心地、无拘无束地在田野里玩耍,这句话正是我们生活的写照,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②: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1、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例: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哎哟,不好了,他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不过,没事,那柔软的“垫子”让他乐得打起滚来。)
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2、随机板书:翻跟头,竖蜻蜓,小伙伴们乐开花
3、他们之所以这么快乐,是因为什么呀?(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顺带问,这一句是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
③: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1、如果你玩累了,喊渴了,你都喝什么?乡村的孩子又是喝什么呢?
如果说草地是天然的垫子,那茅茅针呢?(是天然的绿色饮料)
2、是呀,这种茅茅针就是天然的饮料,可以让你解渴,可以让你解除疲劳,你想尝尝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嚼嚼、吮吮,这滋味怎样?读出来。好滋味要和大家一同分享,不能自个儿一人享受,你们想尝尝吗?齐读
(二)孩子们这种无拘无束的快乐离不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更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文中描写田园风光的是第四自然段,请你们认真地默读第四小节,说说在这一小节中你最喜欢哪句。
①:出示句子: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1、写了哪些农作物?
2、从句子的结构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排比句。
3、看到这些密密的嫩荚、一蓬蓬的种子,让你想到了什么?(丰收)
4、看到这样五彩缤纷的画面,指明读,应读出欢乐、喜悦、自豪。
②:出示句子: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你看麦哨吹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吹出了一首欢庆丰收的歌,吹出了孩子们欢乐的童年。
(三)回归麦哨。
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想不想吹麦哨呢?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麦哨带给乡村孩子们的乐趣。
出示: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出示: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板书设计】24*麦 哨
湖,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 油菜,蚕豆,麦芒,欢庆丰收的歌;
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
24麦哨(3篇) 《麦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直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教师总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阅读方法去尝试进行自读自悟,要么牵得过紧,要么放得太松,达不到一种简约酣畅的效果。听了虞大明老师......
《麦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畔、兜、穗”等8个生字,学生可以理解新词。 2、通过“麦哨”,让学生感受乡村美景,感受农家孩子的田园生活。 3、通过文章的学习,从中感受......
24、麦哨教学目标①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③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重点;......
《麦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