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教学反思(第一课时)_蚕姑娘教学反思
《蚕姑娘》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蚕姑娘教学反思”。
《蚕姑娘》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中山路小学高牟烨
今天上的语文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蚕姑娘》。我从“蚕”开始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
生1说:“蚕最后可以变成蚕蛾。”我说“对的”。生2说:“蚕吃的是桑叶。”我说“说得真好”。生3说:“蚕会吐丝结茧。”我说“你知道得真多”。生4说:“蚕是从蚕卵里生出来的。”我说“完全正确”。
我看看没有学生举手发言了,就对同学们说:“谁能把刚才四位同学说的四句话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具体说说你对蚕的了解。”下面沉默了片刻,一位学生举手了,我让他发言。他说:“蚕是吃桑叶长大的,它从蚕卵里生出来,最后变成蚕蛾,它还会吐丝结茧。”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胆发言,然后说:“这位同学把刚才四位同学的意思连起来了,真了不起,但说话的顺序有些乱,能否按照蚕的生长过程来有条理地说。”此时,有几位同学跃跃欲试起来。我请了一位,他流利地说:“蚕是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它靠吃桑叶慢慢生长,长大后,它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蚕蛾。”
这是我在语文课上对两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随机性的和生成性的说话指导训练,在备课时,我仅仅想通过教师的简要介绍来让学生对蚕有个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课上,我忽然有个念头,何不让学生简单说一说,看看学生到底对蚕有多少了解,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个片断。其实,这样的案例在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是比比皆是的。语文具有工具性,在语文课上,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对教材中典范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和教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评价与改造上。而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这是语文课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重要也最实在的目标之一。语文课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学生口头言语的表达角度看,不仅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充分而丰富(这样就是体现了人文性),而且要引导他们把表达出来的口头言语说得更加规范甚至精妙(这样就是体现了工具性)。
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将话说得充分而有序呢?“言为心声”,学生只有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头脑中先想周全想清楚了,说话的时候才能表达得充分而有序,所以讲到底,这里还涉及到如何训练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和条理性的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言语表达往往不够完整充分,也缺乏条理,此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上面的案例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对“蚕”的认识片言只语地表达出来,然后启发学生将这些“片言只语”组织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丰富起来。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缺乏条理性的问题又暴露出来,此时教师灵活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发现表述顺序上的混乱,并按一定顺序重新理顺思维并组织语言,最后达到充分而有序地表达的效果。
《蚕姑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中山路小学高牟烨
教学片断
师: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有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差不多。
生: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除了几个词语不同外,其它都一样。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用“——”画出不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
师:谁来给大家汇报,你画了哪些词?
(老师根据学生的随意汇报板书于黑板:又黄又瘦又白又胖又黑又小又白又嫩脱下旧衣脱下黄衣脱下黑衣变成黄姑娘变成白姑娘一天天发亮一天天发胖)
师:请你给它排个顺序,并说说你的理由。
(老师根据学生的叙述,重新板书如下:
又黑又小脱下黑衣变成黄姑娘
又黄又瘦脱下黄衣变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脱下旧衣一天天发胖
又白又胖脱下旧衣一天天发亮)
生:我是按课文的顺序来排的。
生:蚕姑娘是按这个顺序慢慢长大的。
师:蚕姑娘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发生了四次变化,这四次变化叫做蜕皮。
生:我知道了,蚕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点。
师:对!请你根据老师的板书,试着把这四次蜕皮的过程背一背。
反思:
《蚕姑娘》这篇课文行文较长,若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就等于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案例正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阅读、发现、探索的舞台。学生们在自读、勾画、感悟之后,每一个人对蚕姑娘的四次蜕皮都有了自己的独特印象。因此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辨析、背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蚕姑娘》第一课时反思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蚕姑娘》第一课时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蚕姑娘》第一课时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2蚕姑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蚕姑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
2、蚕姑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