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_孔子游春听课心得体会

2021-08-28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孔子游春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孔子游春听课心得体会”。

第1篇:孔子游春

23、孔子游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以读入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3、情味主线熟读课文,读中感悟,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感受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浓浓情意。教学重点:

以读入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难点:

情味主线熟读课文,读中感悟,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感受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浓浓情意。教具准备:录音、黑板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孔子是什么人吗?你们知道他的哪些故事?(教师补充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者爱人”、“因材施教”这些思想观点就是他提出来的。)

2、我们所要学的课文讲述的是孔子作为大教育家表现出来的学识和风范。(板书: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及词。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句话。

B、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正音和读的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映示投影)齐读成语。

三、讨论交流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几段来写的,每段写了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四段:第1、2自然段为第一段,第3——9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0自然段为第三段,第11——17自然段为第四段)

3、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练习。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敲开读的大门张开听得翅膀,感受泗水春景。

1、画面重现。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清晰地印在脑海中的是哪几幅画面?

2、朗读入情,配乐朗读课文第二小节。(设计意图:新课开始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既串起课文脉络,又让课文描绘的图景在孩子们的心中鲜亮起来。然后通过一段极富感染力的引语,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齐读中张开了心灵的翅膀。)

二、扬起读的风帆,开启思的航程,感悟孔子论水(一)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3--9段,看看哪几个段落集中描写了孔子对水的感情。(二)感悟论水。

1、方法指导(出示有情义一句)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从或长或方出发,指导感悟理解该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2、自读自悟。默读另外三句话,从具体的字词出发,层层追问,深入思考,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3、交流收获。先读读句子,再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有关词语,深入理解,朗读感悟。)

4、延伸拓展练习。水仅仅只有这四个美德吗?孔子还有怎样的话题课文中没有写出来?出示:

水(),它好像().先补充后交流。

5、朗读激情。从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他对水的什么没感情?(突出情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孔子赞美水的一段话。)

6、观水悟情。(出示第三段)从孔子观水中你又看出了怎么样的情呢?说一说,读一读。(三)拓展回扣

出示经过人称修改的孔子赞水的一段,引读。出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体悟乐字中包含的情。

三、奏强度的旋律,激起说的乐章,感动于师生言志

1、小结过渡,弟子们从老师的话里还听出了什么?(引导感受孔子的善施教化)读课文11--17段,看看哪些地方写出了孔子与弟子之间浓浓的情意。

2、讨论言志。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分别是什么?你喜欢谁,孔子欣赏谁?

3、体悟春意:紧扣更字,读出春意,深化春意。

四、轻敲读的余音,回味读的乐趣,再体悟师生情意。

出示第10段,配乐和画面,把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也融进这温暖的春天。附板书设计:

23、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看水、议水

真君子

有志向

善施教化

第2篇:孔子游春

教案设计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

东海县横沟中心小学

高志坤

类别:小学语文

编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八自然段。

2、感悟孔子论水这段话所蕴含的道理。能按照“泗水春景—观水悟道—河畔娱乐—畅谈志向”线索复述课文。

3、借助具体语句,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浓厚情谊。

教学重点:精读课文,能交流感悟孔子论水这段话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借助课文的具体内容,能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论水的用心。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等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十二册二十三课《孔子游春》 教学过程:

(一)师出示PPT课件,再现泗水河畔盎然春色导入:

春天到了,泗水河边又是桃红柳绿、春意盎然。让我们再来欣赏泗水河边美丽的春光吧!同时播放课文配乐磁带,引导学生投入课文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顺其自然的融入课文意境之中)

(二)精读三至九自然段。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1、师简评:

泗水河边的美景让孔子的学生心旷神怡,陶然欲醉,而孔子呢?让我们读课文三至九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来体会一下。

2、谁来说说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语句?

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见解和感悟。互相再交流指正。

播放录音。(第八节)学生跟读,再自由读,进行感悟。(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在读中学,边读边悟的技能)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让学生再次去读课文,分组再去探讨,感悟孔子的善施教化和良苦用心。

教师作简要小结:(投影出示,引生再去读一读。)——因为水有情义、有德行、有志向、善施教化!

学生先在小组内发言,探讨孔子论水的用意。

适时板书:水——真君子过渡:既然水有此特点,那么,圣人孔子又是怎么评论的呢? 学生自读第八节,试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再来回答

(1)在孔子的眼里,水有什么样的特点?

(2)再思考孔子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呢?

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孔子所说的话中重点词语来说说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

(3)课件PPT出示句式:”水好象有„„因为„„” 让学生补充。(先填书上内容,再自由发挥一下。同位交流)

(4)师:水的这些德行事实上是谁具有的特点呢?结合对课文的阅读、掌握情况来回答——君子。所以孔子说:“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

再引导学生说说水或君子的其他特点

生:水满则溢,说明它懂得知足常乐,不贪得无厌: 生:水遇到阻拦,或慢或转,它好像知道谦和礼让; 生: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像有肚量;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感悟“智者乐水”的原因)

(5)小结:水具有那么多君子一样的特征,由此看来,水的确是——真君子

4、分组讨论:(1)孔子带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论水,他的真实用意究竟是什么呢?

(2)当然是为了启发弟子,教化弟子,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去读呢?

学生试读,师再指名赏读课文的精彩之处。

学生再齐读第九自然段。体会孔子巧妙地用水来启发弟子该怎样做人,善于教学。由此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善思、善教、善诱(投影出示)学生自由美读这部分内容,加以感悟。

(三)默读课文十至十七自然段

1、过渡:孔子总是循循善诱开导弟子们,期待每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于是,他又兴致勃勃地和弟子们谈起了志向。

2、学生自读十至十七自然段,了解子路和颜回有怎样的志向。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

(1)子路的志向是什么?指名读子路的话。(引读十二自然段)(感受子路的直率和豪爽)

(2)再看颜回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说一说?(引读十七自然段)。

孔子的这两个弟子,你喜欢谁呢?说说理由。(可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来拓展)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并展示自己的独特见解

3、同学们有什么志向?长大后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1)指名说,你是准备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志向的?

(2)师:请同学们牢记自己的诺言和志向,做个名副其实的真君子。

师作简要小结:听同学们谈志向,老师觉得很开心;那么,孔子听了子弟说自己的志向,又有什么样的反映呢?

(1)学生默读十四到十七自然段,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予以解决。

(2)师:孔子对弟子的志向是非常的肯定、非常的赞赏。

4、设疑:孔子与子路、颜回谈得那么投机,放弃了其他弟子,是不是有些偏心呢?你从课文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自己反复读课文第十自然段。

师:这是多么浓郁的师生情谊啊!看图片体会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非常喜欢弟子,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被推行。

5、引导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复述课文。

四、总结全文:

欣赏孔子图片,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如此美妙的春光,如此感人肺腑的师生之情,难道我们没有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吗?再读课文的最后一节,进行感悟。

五、拓展练习

1、学习本文后,我想对孔子说-----------------

2、结合孔子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来理解孔子遇水必观的原因。欣赏关于孔子的名言,再次去感悟。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去积极探索古人对今人的影响。)

附板书:

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真君子)孔子游春

孔子—善思、善教、善诱

第3篇:孔子游春

携进式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 教案 育才实验学校 李治芳

一、复习“泗水春光”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孔子到泗水河畔赏春,齐读课题。

1.过渡《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吟诵着朱熹的《春日》,我们仿佛来到了泗水河边,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出示图)引背:

3.师:此时此刻,泗水河边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好一派迷人的自然风光。

二、学习“孔子论水”

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爱水,遇水必观,不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汤汤,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这位智者流连忘返。凝望着活泼欢快的泗水春潮,孔子发表了一番宏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9自然段,找一找,在孔子眼中,水是什么?想一想,孔子缘何对水情有独钟?(板书:真君子)。

2.师:“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不足两万字的论语,“君子”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在孔子心中,水具有真君子的哪些品性呢?再次浏览课文第八自然段,找出一些关键词。(生汇报,师板书)(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3.评:精妙的文字,犹如一把折扇,收放自如。浓缩可短,展开可长。这几个关键词准确地写出了水的内在品性。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象征着美好的外在,“质”象征着美好的内在。这一段中哪些地方又写出了水的外在特点?(引读,师读外在,生读内在)。

携进式

4.这样的水是不是也牵动着你的情思呢?我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成语、名句、熟知的人物、事物,交流一下,或者三言两语、只言片语、或者是一段话、一句话。

(1)先谈水的“有志向”。(出示: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交流:(《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交流:由水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让我想到了那些成语(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矢志不移、坚持不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交流:我们也想到了励志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想到了“金就砺则利——”;想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想到了“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想到了“不经历风雨——”

交流: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你们知道哪些人具有这种志向?(乐观坚强的桑兰、自信乐观的霍金、身残志坚的保尔、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师引说:看——,水,胸怀志向,勇往直前,愈挫愈坚;听,如铜管齐鸣,万马奔腾,雄浑磅礴。它终于穿透了岩石,凿开了石壁,奔向大海。这百折不挠的水啊就是一位志在千里的君子啊!齐读。

总结:大家能联系古诗、成语、学过的课文来理解文字,真不错,下面我们在学习水的其他品性的时候,可以运用到这种方法。

携进式

(2)谈水的“有德行”。(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从中你感受到了水的什么?(生谈体会:水,生命之源【云南大旱(没有水世界失去了缤纷的色彩,人们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母亲的乳汁;)

师述:“一切生灵”,无论它是参天的大树还是低矮的小草,无论它是奔跑的动物还是静止的植物,都离不开水,让我们带着感恩之情读这句话!

“奔流不息”,让我们想到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想到了 “逝者如斯夫——”,想到了“百川东到海——”……

“哺育万物”,让我们想起了杜甫笔下的春雨“随风潜入夜——”

想到了《长江之歌》中的诗句:你用甘甜的乳汁——你用健美的臂膀——

师:让我们一起赞美有德行的君子!——(男生读)

(3)说水“有情义”。(出示: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能随着环境而改变自己,它非常谦逊)

师:“或”(解释);这或方或长的水啊,让我们想起了朱熹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这一泻千里的水啊,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和顺温柔的水啊,让我想起了老子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师:水无论是从高山悬崖间倾泻而下,还是从丛林中匆匆流过,都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自然的品性。水,有情义的谦谦君子!女生读

(4)谈水“善施教化”。(出示: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

携进式

化。)

师:水能洗涤万物的肮脏,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水是善施教化的君子。(感叹号!)

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一点多像孔子,不管是谁,无论他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体现了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的育人观点。

5.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善施教化”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作用?(列举的省略),这儿省略了什么(省略了水的其他品性)? 那么水在你心目中又具有怎样的品性呢?拿出笔来,赞赞你心目中的水。

(出示)(水

它好像

……)

交流学生续句。

(水能容纳无数溪流,它好像胸怀宽广;水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前奔流,它好像志在千里;水清澈透明,它好像纯洁无瑕。水滴石穿,它好像有恒心,有毅力……)

评:看似平常的水在孔子眼里却有这么多品性,难怪他对水情有独钟。这短短的100字,字字珠玑,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这就叫 ——意味深长,我们意味深长地读一读。

6、孔子仅仅是在赞美这泗水河里的水吗?孔子赞美水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弟子成为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师:“以水为镜,可以知做人。”孔子不仅在论水,还在谈做人之道——什么是真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壮怀激烈的人,那是虚怀若谷的人………

7、此时此刻,孔子不仅仅是在要求弟子,也是在要求自己。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途中完善、践行着自己的君子梦:“三十而立,四

携进式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47岁的人还对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出自己的要求,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把孔老夫子的这段教诲铭记在心中!(出示填空)

齐背。

(多媒体)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碧波,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它好像有。水没有一定的形状,,它好像有。水穿山岩,从无惧色,它好像有。万物入水,必能,它好像 ……由此看来,水是!”

(过渡)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在春意盎然的泗水河畔,他们竞相谈起了志向。

三、学习“弟子言志”

1、(板书:言志)弟子们的志向分别是什么?快速浏览10-19自然段,在书上划出有关语句。

2、汇报(子路和颜回论志的话)“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3、“言为心声”,从他们的语言里,能感受到他们是什么样的君子?联系第8自然段孔子论水的一段话,说说自己的看法。

(子路“乐善好施”正如水的“哺育生灵”“有德行”。颜回的志向是“不表功”,正如水的“流必向下”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有情义”。)

携进式

师: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真君子,从二者的言语中我们也可以领会到孔子言行对弟子的影响之深,也影响着在座的我们。

4、颜回把他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我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有利剑兮匿于鞘中,有美玉兮泥土深藏。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1)师范读。

(2)颜回拿利剑、美玉来自比,告诉我们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他非常渴求建功立业,为国为民做出贡献,但却无用武之地。他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并不悲观失望,也不高傲自负。正如他所说:“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5、子路也问过老师的志向,孔子当时回答了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出示)这就是孔子的志向!用文中的话来解释就是——

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联系孔子的那段话,想一想,孔子是什么样的真君子?

(孔子的志向是“老人幸福”,正如水的“有德行”;“朋友信任”,正如水的“有情义”;“年轻人怀有理想”,正如水的“有志向”。)从中看出孔子尊老爱幼,与朋友以诚相见,真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的君子啊!

6、孔子是不个善施教化的君子?结合全文,谈一谈?(交流)

师: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进行情境教育,以水为喻教导弟子要做真君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善施教化。孔子不愧是个大教育家。

学到这里,你心目中的孔子形象渐渐丰满起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7.《练习七》的成语歌也介绍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出示)

携进式

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师:用

一、两个说说自己的感受。

其中“苦心孤诣”“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等思想我们可以在这一课体会到,其余的,需要我们进一步走进孔子,以便从多种角度去了解这位民族的圣人。

(过渡)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泗水河畔有这样一位老师,让人感觉其乐融融,其情浓浓,“春意更浓了”。

四、感受“泗水春意”

1品读书上的文字,对照课文插图,感受一下,泗水河畔的春意浓在何处?

(第二自然段:自然景物之美;第十自然段:师生情谊浓厚(看到、听到、感受到);12-18自然段:弟子们听到老师教诲,如沐春风,孔子的话如春风化雨吹进了他们的心田,他们心中春意浓浓)

师:这份春意来自于伟大的大自然,来自于老师的循循善诱,来自于弟子的高尚志向。

读:“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携进式

2.本单元的主题是师恩难忘,孔子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与直言不讳而又循循善诱的福楼拜、热爱生活而又自强不息的刘老师在教导学生方面各有高妙之处,他把学生带到泗水河畔进行情境教学,让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山一水说话、含情、喻理。他智慧的眸子如同温暖的阳光,他亲切的话语犹如和煦的春风,他伟大的思想就像那奔流不息的泗水,永远给人以新的启迪……

3、这样一位老师,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所以他被称为“万世师表”(出示)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宣言》中这样说道:人类要想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曾被作为全球伦理的底线和黄金规则。

4.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关于学习方式的论述,他们已然成为文化中的经典,让我们结合学校的古诗文、国学诵读活动,用朗朗书声去读经诵典,去追寻民族文化之根……(配乐 朗朗书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2、搜集、抄写孔子的有关名言

携进式

3.推荐阅读《于丹〈论语〉心得》

板书: 孔子游春

有德行

论水 有情义 真君子

有志向

言志

善施教化9

第4篇: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

王利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体会“飘逸、絮语、司空见惯”等词语的意思。

3.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文内容说话,从而感知《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4.学习第一段,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感受泗水美景以及大自然的伟大。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的表达效果。5.积累描写春天的成语,古诗《春日》,能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句式“„„是她„„”训练说话。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文内容说话,从而感知《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

2.学习第一段,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感受泗水美景以及大自然的伟大。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句式“„„是她„„”训练说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这些话是谁说的?(板书:孔子。)

二、激趣揭题,审题解题

1.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吗?

课件出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他为“天下之师”。

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他的言行思想主要记录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2.课件出示: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师:同学们,这是1988年75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的时候发表的联合宣言中的一句话。读了这句话,感到自豪吗?让我们自豪地读读这句话。3.过渡:那么,孔子到底有着怎样的智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中去找一找。(揭题,读题)

4.解题:《孔子游春》是一篇新编的历史故事。从题目上看,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一般来说,题目上出现的人名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请读课题。

三、预习展示,相机指正

1、检查字词

同学们你们班语文老师带着同学们预习了这一课,看看这些生字会读吗?课件出示第一组:

záo

dūn 飘 逸

凿 石

蹲 着

mào

móu

xián 广 袤

眸 子

琴 弦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第二组:

波澜起伏

不知疲倦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奔流不息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课件出示第三组:

桃红柳绿

草色青青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手舞足蹈

指名读,感情朗读,理解“司空见惯”。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典故: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刘禹锡喝酒,席间刘禹锡作诗,有“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的句子。后来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2.开火车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评价:你读得真好!老师听得陶醉了„„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的习惯。在预习的基础上检查读书,随机解决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词语,在语言环境中认字学词。

四、梳理概括,精读部分

(一)梳理文脉,引导分段

1.交流,引导概括。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很多方法,有的可以摘录文中某一句话,有的可以把每段意思穿起来,还可以留心一下文章题目,抓住题眼进行概括。2.小结,梳理。

——赏景、论水、言志。

3.根据这三个小标题,快速将课文分为三段。(学生分段,交流。)

4.同学们,课文读通了,脉络也理清了,下面我们就跟随孔子去泗水河畔看一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地整体阅读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讨论小标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主动感悟主动概括的能力。

(二)欣赏风光,感受泗水春景

1、自由读第二节,读完这段话,泗水河畔的春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课件出示:(画面)

2、出示句子。请大家,把语速放慢,边读边想象画面,用心去感受、品味这烂漫的春光。

3、交流你看到的画面。

过渡:听了你的描述,泗水之滨的迷人春景又一次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春天是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

4、有声有色的朗读有利于表达情感,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泗水河畔那如诗如画的春景。练读,齐读。

5、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想起了朱熹笔下的《春日》,也是写泗水河畔-的---(引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6、是啊,这么美的春景,看了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呢?在孔子的眼里,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引读: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7、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老师把这段文字的排列方式改一改,就变成一首诗了。配乐指名读。齐读。

8、过渡: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大地、太阳、森林、轻风,无一不展现着她的美丽多姿,同学们,看看蓝天白云、彩虹星光,看看小溪飞瀑、山川河流,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着书上的句式来说说大自然这个伟大的母亲吧。

同桌练说。

(出示几幅图片)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

(预设: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衣衫;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壮阔的大海是她沸腾的血液;巍峨的高山是她健美的身躯„„)

9.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你知道大自然这位母亲伟大在哪里呢?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或你自己的理解来谈一谈。

(预设:伟大在美丽,走进大自然,可以欣赏到无限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伟大在无私奉献,她把一切都给了我们人类,却从来不要回报;宽容,无私„„)

10.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段话,在遣词造句方面很有特色。学生交流。

师提升: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词手法,这样表达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大自然的壮美,而且还很好地抒发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2.填空背诵。

问题激发: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但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下节课继续走进孔子,去聆听他的教诲。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景美、文字美,我设计了让学生反复读、想象画面、学着书上的句式说话。一读,感受优美的景色;二读,为想象说话训练作好铺垫。三读感受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以读为主要手段,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入境动情,感悟“自然是伟大的母亲”。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到大自然内涵,显得水到渠成。

五、书写词句,巩固练习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八自然段。2.了解孔子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赏景

像母亲

孔子游春

论水?

言志

孔子游春

2、当学生谈到包含有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育时,我适时引导学生精读3到9 节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细细体会,尤其是要抓住第八小......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王利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体会“飘逸、絮语、司空见惯”等词语的意思。 3.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一、二部分,感受文中的美景,体会孔子话的含义; 3、熟读课文,能背诵第1、2、8节内容。教学重点:赏析......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然段。2.体会孔子论文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

《孔子游春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孔子游春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孔子游春听课心得体会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 孔子游春听课心得体会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