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说课稿[1]_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
学号20085171001 姓名刘金峰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1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板书)。今天我的说课将从五个部分来进行: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辅助设计。
对教材的准确定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我首先来看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主要分为三点:教材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教材定位。本节课格尼尔卡,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2、教学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能初步了解毕加索和立体派艺术,感受艺术大师的魅力。通过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而了解作品背后所蕴藏的历史,形成公正的审美观,反思战争,珍惜和平.3、重点与难点。重点:教学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二、学情分析
1、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希望在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肯定与表扬,那么我就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我的课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通过鼓励与表扬来更好的凝聚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知识基础。初一学生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我发挥了“视觉艺术”可以给人直观感受这一特点,把这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深奥的作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解读出来,让学生理解、接受。
3、认识能力。七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好的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面对“象征主义”作品,还是感觉到晦涩难懂。因此,解读“象征主义”的意义,明白怎样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的应知点。
三、教法学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我的教学方法则是源至于我的教学理念,我以新课标当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的其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重视他们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且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根据我这样的教学理念,那么我将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结合教材与学情具体分析设计如下,他们分别如下:欣赏法和讨论法,而与之相结合的是尝试、感受、自主探究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方法。
那么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多么多样的教学方法,最终都会落实在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部分:引入新课、传授新知、实践体验、拓展延伸、以及最后小结作业。先来看引入新课。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节课的导入是相当关键的。在此我也特别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多媒体。就首先播放一段视频《格尔尼卡大轰炸》,简单了解一下历史。直接触动学生的神经,并问学生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下面是传授新知。
2、传授新知
在传授新知的过程中,首先请我的学生欣赏这幅画。在图片的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不仅去看,而是在看中思考、在看中发现。那么在这样的欣赏过程中,要切实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知识与情感上的反馈。那么在欣赏过后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试试看,能看到画中都有什么吗?”然后再对毕加索和立体主义做一介绍,就让我的学生在此根据课前分好的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而在讨论过后,则进行小组间的畅所欲言,表达大家的观点和想法。在表达过后,教师则总结学生的分类情况,并且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在这样的具体小结过后我会进行再次的提问:“再来讲一讲你的第一印象和第一感受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会进一步介绍格尼尔卡的历史。通过这样的具体学习,使学生对这幅画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与掌握。而到此,我则完成了我的传授新知过程,我则由课堂先前的引导者退位为课堂的参与者,把课堂充分让位给我的学生,让他们进行接下来的拓展与延伸。
3、拓展与延伸
为了更好的丰富我的课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我则引入了视频教学再次集中课堂的注意力。首先会提出三个问题:“问题1:毕加索是否一直是画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画?问题2:《格尔尼卡》一画现存于何处?问题3:格尔尼卡小镇现在怎么样了?”然后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视频《南京!南京!》,在欣赏过程中,让同学们不仅去看,而是在看中思考、看中发现,积极的去引导学生观察,对此我们可以联想另一法西斯暴行:南京大屠杀。同样都都发生在1937年,格尔尼卡被世界铭记,而南京却被人肆意否认,世界上其他国家对这一时间也并不了解。那么,如果当时同样有像毕加索一样的画家创作出与《格尔尼卡》一样的作品,来揭露这一暴行,是否会不一样呢?那么在最后则是小结与作业。
5、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的小结,我以学生的自我总结为主,教师则是画龙点睛的点评,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遗失补缺,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一个积极的反馈,从而再次点题。
最后则是作业的设计,对于欣赏课就布置学生们课下欣赏与法西斯暴行相关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让学生们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第五大部分则是我的教学辅助设计。
五、教学辅助
首先板书设计,本节课我以直观性板书,简洁明了、概括重点。
而最后则是我的教学手段,在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活动为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来完成我的整个教学过程。
好的,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格尔尼卡》教案课时:1课时课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2、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3、培养学生发......
《格尔尼卡》欣赏教案广丰县壶峤镇中学郑殿菊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内容形式的分析,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作品的内涵,从而接受《格尔尼卡》并与之产生共鸣。2、通过对作品的解读......
看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说实话是真心的看不懂,画面上左边我看到了公牛,妇女怀里抱着婴儿,在往右边来点底下躺着像是白骨的人,手里拿着类似于匕首的东西,还看见了一个马,往右边一点我......
七年级《格尔尼卡》赏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一同了解......
格尔尼卡一、教材分析:本课多采用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