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2023-03-06 07:03:2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广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理解**是新中国的象征。

2、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能背诵§4~§6。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

教具准备:准备广场周围建筑群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交流:

1、谁去过**广场,你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

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广场,开心吗?

2、板书课题:

1、**广场

3、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广场。(**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

△**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学习§3:

1、谁愿意读§3。

2、纠正读或模仿读,重点读好: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3、自读§3,拿出相关的简易图,读后在小组中摆出各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4、集体交流。

5、这些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十分雄伟壮丽,你产生了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给大家听。

三、学习§4:

1、读读课文§4,你有困难或疑问吗?

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1)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

(2)为什么说**是新中国的象征?

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广场,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

4、齐读§4。

四、学习§5-§6。

1、请你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城楼的雄姿,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和集体交流。

3、小结:是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中国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多自豪哪!

4、读§6,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节日的广场绚丽、热闹!

五、指导写字:

你觉得哪些字需要大家帮忙的?[碑煌]

六、作业布置:[任选两个]

1、选词填空。

2、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3、观看记录片。板书设计:

1、**广场

**

新中国的象征

雄 纪念碑

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

伟 纪念堂

节日到来 美丽热闹

壮 博物馆

丽 人民大会堂

意义非凡

第2篇:《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5、**广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四字词语。

3、了解**广场的结构布局及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习作者按方位顺序介绍**广场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并会运用本课中的四字词语。

3、抓住文中关键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场建筑物特点及结构布局。

教学难点:

通过对宣布新中国成立、清晨的**广场、节日的广场这三个场景的感知,感受**广场的象征意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哪位同学去北京旅游过?你去北京游览过哪些景点?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广场世界闻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游览一下**广场。板书:

5、**广场。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大家课前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看看你们的预习效果怎么样。

1、①出示词语:领袖

宣告

纪念碑

政府

辉煌

沸腾

博物馆

曙光

晨曦

雕梁画栋

姹紫嫣红

②课后第三题有许多优美的四字词语,一起来读一读吧。这些词语这么优美,值得我们理解和积累。下面老师出几张图片看看你能想起刚才的哪些词? 出示图片。

③同位相互检查课后生字,捂住拼音,口头组一个词语。

④观察一下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觉得哪个不容易写好?示范板书:瓦

式 自己描红剩余的生字。

2、课文中有些长句子不知大家能否读好。请看:

出示句子:

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注意评价)

3、通过课前预习,你觉得**广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齐读第一段

板书:最宽广

最壮观

三、精读感悟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小声读读课文的2、3自然段,详细了解一下,**广场上有几种典型的建筑?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读完后,小组同学合作填好手中的表格。(提示:填写的时候最好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

1、小组合作学习2、3段。

课件出示表格:对照一下,你们填的跟老师填的一样吗?

了解了**广场的建筑物,老师想考考你,(师画**广场)你能根据课文把这些模型放对位置吗?放完后老师指着黑板引导学生介绍**广场。

用自己的话向同桌介绍一下**广场。大家学得这么快,还得感谢作者把文章写得这么有条理。作者使用了什么方法把文章写得有条理呢?对啊,是因为作者用了一系列表示方向和位置的词语,这些表示方向和位置的词语就叫做方位词,(板书:方位词)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就能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楚。(板书:按照方位顺序)

你能仿照课文,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园吗?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广场怎么样?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再读2、3段。

2、过渡:**广场闻名于世,仅仅因为它的壮观美丽吗?默读课文第四段,找找答案吧。

是的,**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板书:新中国的象征)让我们追溯历史,再来感受一下那庄严的时刻吧。

播放开国大典视频。

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再现这辉煌的历史场景吧。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广场不仅景美,而且还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正因为如此,全国人民无比敬仰他,只要有机会到北京,就会来到**广场,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播放升旗仪式视频。

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象征着我们的祖国像初升的太阳,蓬蓬勃勃,充满生机。

3、每逢节日,**广场就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全国各族人民来到**广场就像扑进了母亲的怀抱,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配合播放图片。美吗?图片美,文字更美,美美地读一读课文的第六段吧。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广场,你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了吗?原来**广场不仅美丽壮观,还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是新中国的象征。

下面老师给大家留几个作业

1、课后当一回小导游,把**广场介绍给家人。

2、仿照课文2、3段,介绍我们的校园并写下来。

第3篇: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朋友盛情,赴其学校,为该校及周边学校的语文老师执教《沙漠中的绿洲》,可能因为执教班级语文老师为该教学片骨干教师,情商很高,所以孩子们情商自然也高起来,纷纷要求留下电话和QQ,心中很是感动。

我与这个班课前接触了10分钟不到的时间。上完课,正如我们最后总结的一样,我们从一开始的“有感觉”,进入到了“有感情”的阶段;我们从一开始的用“表情”促进交流,到通过语言“表示”互相的认可,到直接通过朗读、对话来“表达”对课堂深入的参与度,接着,大家通过对自己小练笔的认真交流“表现”了自己语文方面的收获,最后大家向我“表白”:喜欢这节课,并通过语文老师传达了对我课后再去跟他们交流的希望,我送了他们四个词语,两个是做人方面的:“尊重、理解”,两个是语文学习方面的:“阅读、表现”。

有些成就感,但同时陷入反思:如果换了一个班级,师生交融是否也能达到如此境界?因为,这个班级的孩子确实很热情,他们敢于表达和表现,正如我以前讲过的,倘若孩子本身就喜欢表达和表现,即使你提出的学习要求再困难,他们也会愿意尝试;即使你这个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6、**广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生词,理解词语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清**广场各建筑物的所在位置,了解它特殊的政治地位。☆过程与方法

1.课前完成前置性作业,解决不懂词语的意思,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课文相关材料。

2.能摆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并进行介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在理清**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基础上,理解**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的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开国大典》课文,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你见过**广场吗?在哪儿见过?

(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广场,学习第6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

(一)认读生词:指生读、齐读。

(二)通过预习,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重点指导:蟠龙、眺望、矗立、巍峨、曙光、晨曦、旭日、雕梁画栋、永垂不朽

三、学文交流。下面打开书,让我们走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广场》教学设计]

《**广场》教学设计之三作者:语文教研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广场》教学设计。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3、知道**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读、感悟、交流,对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基础性诊断

1、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的布局,指名学生口述。师:想不想去游览一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广场。

2、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优化新授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先让学生通读一遍,注意读通读顺课文,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最宽广、最壮丽)

(二)、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内容、语言表达师:作者为了突出**广场最宽广、最壮丽的特点,主要写了**广场哪些景物和场景?

1、学习第二节(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地方?(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3)、讨论理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广场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课文录音,谈感受。师: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与语文也密不可分,请听录音,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录音播放课文《画杨桃》)(1)引导学生说一说“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形状,“我”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2)引导学生明确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结合实际举例。你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3.引入新课。小玉假期到**广场去参观,她分别站在4.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拍摄,我们来看一下她都拍到了哪些景物。(板书课题:**广场)设计意图: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数学学习中,能够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了解物体的形状与观察角度有关,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上面的大图。提问:这幅图上有哪些建筑物?小玉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 请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增进对**广场的了解,同时明确拍摄的位置。

2.课件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广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3、知道**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读、感悟、交流,对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的布局,指名学生口述。

师:想不想去游览一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广场。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先让学生通读一遍,注意读通读顺课文,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你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归纳整理,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梳理。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抓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内容、语言表达。师:作者为了突出**广场最宽广、最壮丽的特点,主要写了**广场哪些景物和场景?

1、学习第二节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地方?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3)、讨论理解:你觉得**怎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天安门广场的构造,欣赏天安门广场的宽广、壮观。

2、感受天安门的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检复导入。

1、上课铃响了,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吗?请读课题。

2、汇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好吗?用“天安门广场”这一词组说一句话。看谁说得精彩。

3、听着同学们的介绍,你们知道老师现在有一个什么心愿?

4、我们是知心朋友,我想请你们做导xxx吗?怎样才能做好导游?请按你的想法努力。

二、学习2、3节,了解天安门广场概况。

1、仔细读文,先找一找天安门广场上有哪几种典型建筑?用序号标出。

2、这些建筑在天安门

未完,继续阅读 >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