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教学设计
第1篇:《小麻雀》教学设计
《小麻雀》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汲取成长经验,正确全面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正确、全面地认识这对母子。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挫折么?(生谈)其实每一个挫折都是人生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我们学习一只小麻雀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挫折。
板书:小麻雀
二、授新
(一)自读课文 自学生字
1、边读边用“——”标出生字。
2.小组合作、交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3.师查。
4.再读,画出文中除生字以外其它的不认识的字,小组交流,扫清障碍。遗留问题共同解决。
5.师再查。
(二)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概括)2.朗读思考: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
麻雀妈妈是怎样的一位妈妈?
(三)梳理成长线索
1.第一部分(1—13自然段):还不会飞的普季克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并且它不相信妈妈的话,总爱按照自己的看法解释外面的事。
2.第二部分(14—18自然段):麻雀妈妈为救不小心掉在大花猫旁边的普季克被大花猫咬掉了尾巴。
3.第三部分(19自然段)小麻雀既高兴又难过。
三、作业。
1、书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你们的妈妈对你们关怀备至。在动物界,母爱的力量同样是伟大的。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小麻雀》。
二、检查: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授新;
(一)学习第一部分:(1—13自然段):
1.师范读,生仿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学生自主学:同桌分角色朗读。
小组自由组合读。
3.谈读后感。(小麻雀不听妈妈的劝告,自以为是,却不知这种错误的想法差点给他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学习第二部分(14—18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当不听劝告的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面前时,他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2)画出描写麻雀妈妈动作、神态的词、句
2.抓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1)“扑”“推”“竖”“张大”“直瞪”(2)“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身边”,“啄啄后脑勺”,“欢天喜地”
3.指导朗读麻雀妈妈在大花猫面前的“凶猛”和奋不顾身地救了孩子之后的“慈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母爱。)
(三)学习第三部分(19自然段)
1.前后联系,加强对比。
2.小麻雀终于学会飞了,但它的心情怎样呢?(用既······又······表达。)
3.理解描写心情的词、句。
(四)回归整体
深化认识
1.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的这次挫折告诉了我们那些道理?(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
四、拓展:
1.描绘“妈妈的关爱伴随你成长”的生活片段
第2篇:小麻雀教学设计
《小麻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对小动物的热爱。【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和创编歌词,培养自身的合作和创新的意识。【知识与技能】
体会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小麻雀》 【难点】创编歌词,第三句音准的学唱。
三、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导入新课。
1.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动物说话》律动。
2.同学们模仿的小鸡、小鸭可真形象,一群小动物也忍不住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大家请看(出示幻灯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麻雀》这首歌曲!(二)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师舞蹈伴奏。2.老师归纳总结:欢快、活泼。(三)学习歌曲 1.老师示范唱。2.学生跟老师唱两遍。3.男生女生分唱。4.补充第二段歌词。5.师生对唱,有感情演唱。6.学生边打拍子边唱。
(四)创编动作
1.学生创编,自唱自编。2.老师带领边唱边跳。3.个人表演唱。4.师生齐声表演唱。(五)创编歌词
1.创编《小麻雀》歌词。2.把创编的歌词唱一遍(六)课堂小结
幻灯片展示小乐器,下节课为歌曲伴奏。
七、板书设计
小麻雀
1=2∕4 情绪:活泼、欢快。
八、教学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的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交流合作,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这节课我以《动物说话》的律动和小麻雀的图片来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重难点讲解中我重在引导,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的很快。在歌曲教学这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充分而完整的聆听歌曲,然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唱让学生掌握这首歌曲。在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前,我请大家先想一想小麻雀的特点是什么,爱喳喳叫,爱蹦蹦跳,所以作者把它写成一个爱唱歌、懂礼貌的小麻雀。接着我请大家说一说:“你最熟悉的小动物是什么?”学生很快就创编出了歌词,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歌曲的难点。我觉得这节课也存在不足,如果在创编动作环节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或许在创编动作环节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我要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还要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取长补短,争取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第3篇:小麻雀教学设计
小麻雀教学设计
小麻雀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
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
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
第4篇:《小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能读准“摇撼”、“扎煞”、“身躯”等词语,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扎煞”的意思。
2、抓住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词,通过做批注的方式感受母爱的伟大。
3、通过和同样描写母爱的《母鸡》这篇课文对比,发现两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第四单元,在这个单元我们不仅认识了名作家笔下的动物,还试着比较了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一篇和这一单元配套的略读课文,看老师写课题。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文本
过渡语: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自学要求,谁来读?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圈出难读的字词,读完以后标上自然段序号。(2)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主人公,他们之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好,开始吧!
2、反馈
刚刚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把这些词语圈出来了,可能比较难读,自己先读读看。谁来读一读。
(1)师引:猎狗和小麻雀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预设:吃掉。是啊,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想把它当成食物。)(2)那么老麻雀和小麻雀呢?
(3)老麻雀
第5篇:《小麻雀》教学设计
《小麻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麻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麻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树立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采用游戏和创编歌词的活动,提高自身的合作和创新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体会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小麻雀》。
【难点】创编歌词,第三句音准的学唱。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猜谜语来引入课程内容。
谜题:不走光跳,吵吵闹闹,吃虫吃粮,功大过小。
答案:小麻雀。
(二)新课教授
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所见的小麻雀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我们来看看书上所说的小麻雀和我们所认识的小麻雀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1.欣赏歌曲
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绪?几几拍?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非
第6篇:小麻雀 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
第7篇:二年级《小麻雀》教学设计
《小麻雀》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孔令令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2、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向学生渗透热爱小动物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
1、学习、表现歌曲。
2、编创新歌词。
3、准确掌握歌曲的节拍。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节奏:2/4 强、弱
3/4 强、弱、弱
3、导入: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二、基本部分
(一)感受歌曲:
1、师:下面我们认真听一听歌曲,感受一下它是什么情绪的?
生感受歌曲情绪。
2、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活泼地、快乐地……
3、生自己熟悉歌词:小麻雀,叫喳喳,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问声好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师:小麻雀即可爱又懂事,我们应该向它学习,并应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小麻雀,因为小麻雀能为庄稼除害虫,为人类做贡献。下面我们就来用歌声赞美小麻雀。
(二)学唱歌曲:
1、师领读歌词。
2、学习唱谱。师范唱一句,生学一句。
3、把谱子换成歌词唱。
4、师范唱歌曲,生默唱。
5、生小声齐唱歌词。
6、师:小麻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