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说课稿
第1篇:孔子游春说课稿
孔子游春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课题是《孔子游春》。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一起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借河水来教育他的弟子们做人的道理,表达了孔子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说明了孔子是一个善于教育弟子的名师。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量比较少,对这类文章接触的不是很多,故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情感时有一定的困难。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能够学会并运用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理解和运用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要认识就行,不一定要会书写。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泗水河畔景色的优美,同时也感悟一下孔子通过河水对弟子的教诲,并从其中受到深刻的教育,用与自己日后的为人处事。
其中目标一和二是教学的重点,目标三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分两课时组织教学。下面简单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
我将主要通过“四读”即通过引导学生自读、检查朗读、开火车读和默读分段实现让学生能够读通课文,了解字词,理清课文层次。
首先,与学生交流有关孔子的知识,教师在学生的讲述情况下,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然后直接引入本课的学习。
紧接着就安排四读:一读是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以扫除字词障碍。二是检查朗读,指名要求学生按照自然段和课文的具体内容来朗读课文,其间,要抓住时机来认识一些容易读错的'字“眸”、“畔”;以及“茵、澜”是前鼻音;“洋”是后鼻音等。同时在检查朗读的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的内容、查字典、同学交流等多种方法来理解“司空见惯、温文而雅、深思熟虑、侧耳倾听、推辞、深奥、意味深长……”等词语的意思。三是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分好段落,并了解每段的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四是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由的朗读,然后教师指名让学生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作适当的评讲和指导。
最后布置作业:抄写文中的新词,并对着第二个练习题好好描一下,加强一下生字的学习效果。
接下去我就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我打算按“复习导入,自读自悟,精读感悟,拓展延伸”这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复习导入
可以在上一堂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先讨论一下自己已经了解的课文的具体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直接揭示中心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让学生反复朗读一下这句话。细细体会一下。
二自读自悟
我以“为什么说‘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读全文,在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仔细体会,还可以在书上具体的语句边上写写自己的体会,这样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感悟的能力。以上学习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以巡视作适当的指导。
三精读感悟我先让学生说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然后我根据学生交流的具体情况逐步出示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理解。
1、譬如当学生谈到春意指的是泗水河畔的景色无比美丽的时候,我就是文章的第一和第二小节。
让学生读读课文的1和2小节,找出反映泗水河边景色美丽的句子和词语,并做好记号,然后让大家反复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说说印象中的河边美景,同时让大家思考讨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借以激发大家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当学生谈到包含有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育时,我适时引导学生精读3到9节
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细细体会,尤其是要抓住第八小节中的重点句和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水的特点和做人的要求所具有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从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同时抓住第九小节弟子们的由“疑惑”到“惊讶”,即悟出道理,领会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充满了智慧,进而感知孔子的教育中的和蔼,平易近人,值得我们学习。
3、接着当学生无法说到下面的内容的时候,我以“从哪儿可以看出孔子师生情谊深厚?”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让学生找出表现孔子师生关系密切的语句好好读读,体会一下他们的师生情谊,然后抓住子路和颜回说的话让学生理解一下,同时进行一下个人的理想教育,同时还可以出示一些名人名言,让学生学一下,拓展一下课外知识。
四、拓展延伸
我以“今天大家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引导大家思考一下,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大家交流一下,进一步让学生从课文中接受情感的教育和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
五、作业
以“我的理想”为题,让学生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借物喻理水君子
孔子游春循循善诱充满智慧
第2篇:《孔子游春》说课稿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语文组N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孔子游春》(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一起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借河水来教育他的弟子们做人的道理,表达了孔子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说明了孔子是一个善于教育弟子的名师。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学习的状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八自然段;
2、学会文中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孔子论水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从审美的角度,享受文章展现的不同层面的美。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体会第二自然段关于春景美的描写,并能有感情地诵读。
难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关于水的意味深长的话的道理,并能有感情地诵读。教学课时:3课时,下面我主要说得是本文的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生动地描述了大教育家孔子在泗水正涨春潮之季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并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展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的教学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5分钟)
通过以上情况的分析,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三个层次的设计: 第一层次:检查导入
1、上课伊始,教师导入:“在社会课上,咱们学习过关于孔子的情况,知道孔子很会教育他的弟子,他和弟子的关系非常密切,常常能抓住身边的一些寻常的事物来教育弟子,《孔子游春》讲述的是也是这么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孔子游春
2、这篇课文大家已经初读了,文中有一些优美的词语,我把它们当作礼物送给大家:▲ 投影映示:
阳光普照 奔流不息 有福同享 桃红柳绿 和顺温柔 深思熟虑 草色青青 荡涤污垢 从容不迫
3、请大家看,这些词语是横着读,还是竖着读?学生稍加思索便会发现价值,指生试读后教师小结板书:春景、论水、志向
4、让学生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上的设计与一般课堂上出示的生字词认读不同。词语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同时这些词语也是本课时感悟课文的关键线索、意义建构的“支点”,可谓一石二鸟。第二层次:“美”的感悟
这篇文章堪称寓意深刻的美文,概括起来有:泗水春景美、孔子言论美、弟子志向美、师生情谊美等等。因此,这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感悟与享受。
1、感悟春景美(即课文第二自然段)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在字里行间感受一下春景美;
接着投影映示“泗水春景”的图画,同时播放在轻快舒缓音乐伴奏下课文配音,让学边听边看,尽情欣赏春景美;
然后 学生用朗(诵)读展示、谈体会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到的美; 最后让学生根据省略号,围绕“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展开联想,用“„„是她的„„”句式表达,拓展春景美。
★第二自然段描述的泗水春景美是学生感悟的重难点之一,在上面的设计中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意图:(1)、让学生在主动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建构、理解;(2)、借助电教手段,通过声音、图像全方位刺激加深理解、感悟,实现美感的联通;(3)、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感受到的美,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意在多角度地展示个性化的理解;(4)、在对范文的理解与积累之后再对范文展开合理想象,培养了创新思维,锤炼了表达能力。
2、感悟言论美:
这一部分是课文3—9节,重点是读懂孔子谈水的言论。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步骤:(1)、师启发:面对如此美景,孔子内心极不平静,请大家朗读这几节,在读的过程中把能让你有所思考、有所启发的地方找出来。▲ 指生读(根据实践经验,学生均指向第八节)(2)、投示第八节文字后师启发:
孔子遇水而观,观而沉思,从平常之水看出不寻常!这里的每个词语,每句话都闪烁着智慧之光,可以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请大家或高声朗读或静思默读,尽情享用她的精神营养!(3)、(学生读完后)指生读,同时播放水的形态的动画片(让其他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再次享受孔子的言论美。)(4)、教师用三层面的问题组织学生谈谈理解、感受: 第一层面:孔子说水是真君子,依据是什么?
▲ 生说,师逐一板书后:“善施教化”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能合理补充一些吗?
第二层面:孔子对学生这么谈水,其实他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层面:你认为这样的老师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3、感悟志向美(1)、(学生充分交流、展示自己人的见解后)师启发:泗水春景是美的,孔子论水也是美的,文章中还有许多的“美”等待我们去发现,相信大家读10-17节一定会有收获。(2)、然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并相机点化;(如学生说到10、16节师点化:这是师生情谊美)(3)、分角色演读,表达感受到的美。第三层次:迁移写作表志向
1、师启发:弟子们领悟了孔子的教诲后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同学们,你们学习这篇文章后该如何做一个好学善思、拼搏上进的学生呢?请在以下的题止中选择 一个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2、投示:《我的理想》《我的志向》《春》《水的遐想》《我愿„„》
★ 在“感悟言论美”、“感悟志向美”、“迁移写作”三块的教学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1、过程与方法的和谐。就过程而言,有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有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这过程是读书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方法而言,过程之中有方法,教师每一次的启发谈话都渗透了学法的点化、让学生读书发现,或朗读或默读等等
2、知识与能力的共振。在上面设计中,学生习得知识是不言而喻的。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觉思维)、口语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合作能力、欣赏能力等等,因此可以说是一堂实践能力培养的课。
3、态度与情感的升华。阅读教学只有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才不至于失“魂”落“魄。教学中,感受言论美,感受志向美的过程是情感积淀的过程,教师组织表达感受的美(如省略号省去什么、孔子的真实目的)、迁移写作表志向则实现了情感的升华。总之,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等新课程理念如春雨撒进了教学过程之中。这样的教学,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春景美、孔子言论美、弟子志向美,而且是孩子的幸福明天,祖国的美好未来,我想这也是在座各位的企盼!
四、说板书设计(时间控制1分钟)
各位评委,整个教学过程已经结束,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我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理由)我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板书,是因为:一是通过这样的板书,我能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清楚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根据板书分段,归纳主要内容,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其次板书上的所有词语,都是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我只是代替他们写在黑板上,我非常珍视学生这种独特的体验、感悟、理解,是整堂课师生、生生和文本之间的心灵交融。
第3篇:《孔子游春》说课稿
《孔子游春》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游春》说课稿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游春》说课稿 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课题是《孔子游春》。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一起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借河水来教育他的弟子们做人的道理,表达了孔子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说明了孔子是一个善于教育弟子的名师。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量比较少,对这类文章接触的不是很多,故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情感时有一定的困难。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能够学会并运用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理解和运用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要认识就行,不一定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