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常态课追寻高效率_追寻常态课堂

2020-02-25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关注常态课追寻高效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追寻常态课堂”。

关注常态课追寻高效率

我们这里指的“常态课”,和“公开课”、“展示课”是不一样的,它是指那些没有人听课,完全由自己操作的一堂课。上好常态课就是指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在平时工作繁重的“常态”情况下追求“不平常”的效果,以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老师们每天要上课,每节课要象观摩课、竞赛课一样去群体研究、反复推敲恐怕不太现实。因为我们一学期的课中大部分课都属于这种常态课。而我们的时间又有限,所以只有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益。那么还是让我们现实一些,不妨反思:平时的好课着力点在哪里?每天的常态课怎样才能上好?

对于一节好课的标准,许多专家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特征,总体上就是理念新、目标明、方法活、内容实、重过程、强思维、生成妙、效率高。这么多要求都是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然而,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很重,天天面对课堂,怎样把常态课上出味道与效果呢?我的观点和许多同仁一样,就是随堂下的数学课首先要抓住一个“实”字。即“真实”、“朴实”与“扎实”。离开了这个“实”,其他的方面再好,也是无效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实”具体表现在:

1、一节好课,首先必须是真实的。现在,有些公开课,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气氛热烈,但是却是在演戏。我认为,这样的课,不管你的设计有多新颖,理念有多新颖,这都不能说是一节好课。

2、学习主体的落实。一堂好课的标准,应明确地显现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三种学习状态,即: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学生的达成状态。这应成为教师们教学中的重点。

3、教学内容的充实。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的有效控制;教学内容在目标的指引下有适当的深度与广度。

4、教学目标的落实。我认为一节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相应的知识,要让学生相应的能力有所提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达到全体学生基础性目标、学生差异性、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发展。

5、双基训练的扎实。学生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反思: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训练是否到位?

6、教学手段的朴实。因地制宜,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的。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7、学生体验的丰实。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反思:学生是否体验到了学习乐趣?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是否体验了自信与成功?

8、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适教。在课堂上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在交流时学生能无顾虑的进行交流,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练习时能得心应手。在质疑时能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并能提出自己的一点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节好课的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很不容易。如何上好常态课,在有限条件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进行研究与探讨。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合理定位教学目标,为有效教学把准方向

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其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如何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中整体落实三维目标呢?加德纳指出:“贪多,是现代课程设臵的致命伤。”如果贪多,最好的情况不过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皮毛,弄不好则会失败。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宁少勿多,这样课堂中不仅可以扎实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打好桩,还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1.设计简洁而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中,教学情境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最好能直奔主题,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炼数学方法,并能回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

2.充分预设操作活动

俗话说得好:“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需要学生操作的学习活动,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最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这比做成课件,或者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但操作活动比较难调控,这需要教师课前充分预设,才能达到有效。

3.科学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练习作基础。科学的、一定数量的数学练习能促进理解,发展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之,单

一、重复的练习会影响学生的思考力,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科学地、有层次地设计练习,以达到高屋建瓴,有效训练。最好能做到一课一练,真正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三、善于调控课堂实施,为有效教学保驾护航

不管教学目标定位多合理,教学设计多优秀,如果无法调控好课堂实施,那么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氛围、精炼的数学语言、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往往被我们的教师所忽视,当然其教学效果也就达不到公开课的效果了。

1.不断锤炼课堂教学语言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数学课堂中,教学语言应该准确、精炼。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太会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往往会不断重复,直至学生生厌。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应注重锤炼自身语言的准确和精炼,特别是要做到精讲。唯有如此,才能让教学更有效。

2.适度运用激励性评价

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奖励,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但我在平时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却了解到,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似乎吝啬自己的评价语言,甚至批评多于表扬,这就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此外,评价的方式不能太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可以运用肢体评价如翘一翘大拇指,表情评价如给一个鼓励性的微笑,物质评价如奖励一颗“数学星”等,这些都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3.养成及时记录课堂实录的好习惯。

教师每天上完一节课,都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这节课的得与失,及时记录下来。尤其是执教两个班数学的教师,在一节课上完后就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哪些地方时间控制不当,哪些地方讲得不到位,哪些设计很出色等等。在接下来的一节课前进行微调进行教学,然后上完课再反思,把出现的各种情况记录在备课笔记中。长此以往,下次教这一内容时心里就有了数,就能更好的进行教学,这样教学能力也就提高很快。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 “心态和责任心”。

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如果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做一行爱一行,既然我选择了教书,我就要为学生负责,以研究的心态迎接每一节数学课,有好的心态、明确的目标,才能有积极的行动,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我想只有增强教师自身的内力,才能克服无效的忙乱。如果课堂效率不高,天天炒“冷饭”、课后补,你累学生烦。故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优质教育”。

我的观点是:只有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率。”有位老师提出了这样的口号:“让理念静默,让行动见证”,我觉得她提的很有道理。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这应该是我们提倡“常态课”研究的意义所在吧。

关注常态课上好常态课

关注常态课上好常态课——与玉溪山水小学交流学习心得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让人陶醉,回到现实却很难有......

关注常态课堂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活动有感关键词:有效教学课时目标文本解读学生解读提要:常态课堂的有效教学源自于准确的课时目标定位,源自于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源自于对学生的......

关注常态,聚焦高效

关于组织召开临港区小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教学现场会活动通知各小学:根据教体局工作安排定于11月20 日上午在坪上中心小学举行“关注常态,聚焦高效”有效教学现场会。一、......

教研活动应关注常态课教学 文档 )

常态课指教师在自然教学状态下进行的、能真实反映教师常态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常态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由此,以促进教师......

关注常态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关注常态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一、做好有效课前准备。虽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前所需要的准备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1、学生层面,课......

《关注常态课追寻高效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关注常态课追寻高效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追寻常态课堂 常态 追寻常态课堂 常态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