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二单元 立志导学案(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材料)_北师大版语文下册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14.第十二单元 立志导学案(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师大版语文下册”。

第十七周主备人: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班级:二年级 班

13.立志

单元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从小立大志,并未实现自己的志向发奋努力。

2.综合运用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识字30个,写字13个。认识多音字:“要”和“难”,明确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能够区别:“祸——锅”等六组形近字。

3.继续练习默读,做到重点段落不出声,不指读。

4.学会课文指定词语造句,能结合“语文天地”用“为„„而„„”和“虽然„„但是„„”仿写句子,表达自己的志向。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积累成语,并逐渐由课内引向课外,培养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单元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学习课时 5课时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难点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6个生字。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育孩子们从小立大志,并懂得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必须发愤学习。

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互助探究,合作求解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可分为几段?

四、学习生字生词。

1.教师板书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认识的字。2.学生自由读生字。3.指名读生字。

4.学生带着以下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1)怎样读准要求学会的字的音?怎样记住要求学会的字的形?通过书中的生词和课外的词理解生字的意思。

(2)怎样记住要求认识的字的音?

五、分组展示,适度拓展

1.汇报小组学习生字的成果,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2.汇报要求学会的字。

(1)租是平舌音,指导学生读准。“惩”是阳平,强调不要读成上声。(2)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记忆:租—祖振—晨嚷—囊

(3)通过组词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帝国主义、租界地”的意思。(4)“凡”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嚷”字右边分上、中、下三部分,这两个字教师边强调边范写,帮助学生正确记忆。

3.汇报要求认识的字。(1)指名读。(2)开火车读。

六、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练习朗读课文。2.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

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

三、互助探究,合作求解

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5.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7.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指导朗读: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1.过渡: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2.指名读,大家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3.汇报上面的问题。

4.周恩来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指导朗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周恩来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四、分组展示,适度拓展

1.读最后一段。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学生谈听后的感受。2.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周恩来总理的资料。2.背诵课文。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4.自学课文生字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

事。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1.自学课文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互助探究,合作求解 1.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2.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3.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轰隆隆:像声词。塌下:倒,下陷。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四、分组展示,适度拓展 指名读文,正音。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3.指导熟读全文。

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联系臭氧层进行环保教育。

三、互助探究,合作求解

(一)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3.指导学生想: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3.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三)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四、分组讨论,适度拓展

1.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比一比,组成词语。

熔 张 炼 歇

恼 锅

溶 帐

2、填一填

一()汪洋

一()小锅

一()帐篷 一()大火

一()乌龟

一()石子

3、造句。发誓要„„

六、布置作业:

给家长讲“女娲补天”的故事。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学习目标

1.比一比组词,辨析形近字。读一读,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仿照例子写一写,练习使用两组关联词。挑出课文中的成语,积累成语。自读《爱写诗的小螃蟹》。口语交际:说志向。

2.通过辨析、造句、仿例写句,练习用关联词来提高积累词语、运

用词语的能力。

3.通过积累成语、自读短文、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与阅读能力。4.在多形式的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习重、难点

使用关联词造句。自读短文。口语交际:说志向。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1.以第一组生字为例,学生在音、形、义三方面比较两个生字的异同点,口头组词。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剩下的几组。3.班级反馈,口头组词。

4.动笔写一写,组成词语,集体订正。

二、造句

用“立志”“下决心”“发誓要”三个词语造句。(一是为了强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二是引导学生感知近义词的细微区别。)

三、练习用关联词

1.读例句子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虽然„„但是„„”学生口头说,然后写下来。注意:转折关系的句子,前面的意思与后面的意思相反。

四、找出课文中的成语

1.本单元的成语有:浓眉大眼、恼羞成怒、日月星辰、筋疲力尽、专心致志等。十到十四单元的成语还有:自言自语、一干二净、隐隐约约、气喘吁吁等。

2.学生先口头说,然后动笔写,看谁写得多。

五、读一读《爱写诗的小螃蟹》 1、自读,画出朗读障碍的字词。2、提出不懂的字词句,班级解决。

3、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螃蟹的志向是什么?在它努力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小螃蟹为什么笑得很开心?你有和它一样的经历吗?

4、课后问题要让小组讨论后写下来。

六、口语交际

1.说说自己将来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2.表扬那些有切实想法的孩子。

3.检查开学初自己定的目标是否实现了,进步了多少,还需要怎么怒力。

4.简单地写下来,作为本学期期末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学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单元教案

育英学校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主备人:安娜第十二单元:小英雄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歌曲......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导学案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魏家庄小学刘现荣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九课 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九课导学案日月潭魏家庄小学 刘现荣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 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导学案邮票齿孔的故事魏家庄小学 刘现荣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十一单元

第十一单元:清清的水《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联系全诗展开想象,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瀑......

《14.第十二单元 立志导学案(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材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14.第十二单元 立志导学案(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材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北师大版语文下册 下册 二年级 单元 北师大版语文下册 下册 二年级 单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