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习作起步教学的策略_有效习作教学的策略
中年级习作起步教学的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效习作教学的策略”。
中年级习作起步教学的策略 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 邵喜成一、目前的现状:语文教学难,习作教学更难,习作教学的起步更是难上加难。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一个字“难”!
二、作文难在哪? 教师方面:
1、坡度陡。一二年级忽视口语表达训练和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训练,忽视与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衔接,三年级一开始就正式启动作文教学,坡度太陡。
2、序列不明显。作文教学实际上是整体系统工程,但由于它被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年段,不同单元,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固有的作文序列没有认识清楚,各个年段衔接处理得不好。
3、教不得法。教师如果对教学目标理解不够,如果不注意读写结合,不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人为的割裂开。
4、重写轻评。习作指导课轻描淡写,学生缺少二次修改的机会,不得要领,习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方面:
1、对习作存在着畏难心理。常常采取: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抄:抄一些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习作,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些自认为“省事有效”的方法。长此以往,必然停滞不前。
2、积累少,词汇匮乏。许多学生还没有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不注意进行阅读和背诵,词汇积累少,语言贫乏。文章空洞乏味,淡如白水。没有学会观察生活,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写下来的精彩素材。即使有也因为过程印象不深,胸无点墨不知如何去写。不会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因而写出的文章只能是一些空洞单调的流水账。
三、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兴趣、信心、交流、分享)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观察、自由、开放、个性)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体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积累运用)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表达符号。(修改、标点)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次数)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起步习作教学呢? 小故事《从叶圣陶教孩子作文谈起》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贾志敏老师去北京参加民进中央举办的经验交流会。下榻在劳动大厦。凑巧的是,叶圣陶先生的长子、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叶至善先生和他住在同一层楼上。
一天,晚饭过后,贾志敏老师邀请叶至善先生到房间小坐。“三句话不离本行”,闲谈时,贾老师请他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他作文的。他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说:“不教的。”贾老师感到奇怪,叶老是个作家、编辑,又是个教育家,理应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怎么可能“不教”自己的孩子作文呢?
叶至善先生见他有些疑惑,说:“你是搞作文教学的,我说给你听,我父亲这么做,到底是算‘教’还是‘不教’?”
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自己决定。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纳凉时,叶老端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句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
叶至善先生介绍到这里,问他:“贾老师,你是教孩子作文的。你说,我父亲这么做算不算在教我作文?反正,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会作文的。” 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一)必须大量阅读。阅读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基础。
(二)必须“每天写一点”。勤练笔是提高习作水平的保障。
(三)必须要学会修改习作。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关键。
四、有效策略----阅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以阅读引导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劳于读书,逸于习作
新课标中关于写作教学和老课标相比:
新增: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也阐述了阅读与习作的关系,必须紧密结合)(1)课内阅读----学方法
首先,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习作辅导,使学生从读学写,“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遗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课文是写作的范例。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观察、研习、化用(能动模仿),可以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正是从读学写、读写迁移的写照。因此习作教学要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抓住读写结合点。
(教材中读写结合的例子)(2)课外阅读---增积累:
首先积累课本中的语言材料。(“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其次,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体会写作风格,领悟、借鉴不同的写作技巧,开阔眼界;同时在积累写作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品赏、摘抄优美词句,建立“语言宝库”,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我校关于开展课文阅读的图片)
让学生有书读:
利用好现有图书资源。
动员学生及家长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杂志。
建立班级图书角(师生捐献,把学校的图书择优充实到班级图书角)。教师要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参照教研室1~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四、有效策略---缓起步
对于刚刚起步进行习作的中年级学生来说,我们不能一下提过高的要求,操之过急,不然欲速则不达,要求太多太高,达不到反而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分阶段训练(化整为零),每一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了就算符合要求,给予鼓励表扬,从而逐步进行规范提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自信。不要用高年级的要求和成人的水平去评价刚起步孩子的作文。
一、先说后写
说是写的基础。“说”训练好 了,就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写。因此在写作训练时,我们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通顺有条理地先说出来。
二、抓好片段练习
今天的两节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抓片段写作的很好的范例。
三、重视讲评
其实很多时候有效的讲评比写更重要,“写---评----再写”这是一个有效的循环,也是一个质的提高的过程。没有讲评的习作指导课是缺失的,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四、允许犯错
刚起步阶段,可能孩子一时还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或者要求过的还会犯错,这都是正常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有一种宽容、豁达的心态。一次习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哪怕一次让学生习得一个规范的要求。案例:《一百分的作文》:
钱梦龙刚刚接教初中二年级的语文。学生的语文基础实在太差了,连小学生都不如。钱老师给他们上第一堂课说:“今天写一篇作文,题目很简单:《我的家》。”一位男同学说:“《我的家》写什么呀,是不是写爸爸在家里做什么,妈妈在家里做什么?”钱老师说:“可以。不过,《我的家》内容很丰富,其他内容都可以写。作文的要求也很简单,一是题目要居中,二是文章要分段,就是开头空两格。”同学们心想,题目居中通过计算还可以做到,怎么分段呢?是不是爸爸的话作为一段,妈妈的话也作一段呢?钱老师回答:“当然可以,记住,开头要空两格。”同学们好不容易把文章写好了,钱老师什么都不看,什么中心思想、材料具体、用词准确、语言生动„„,一概不看,只看题目有没有居中,文章有没有分段,凡是做到的,都毫不犹豫地打上一百分。作文发下去,学生们高兴之余也很疑惑:如此水平的作文还能拿一百分?钱老师是不是在骗我们,把一百分送给我们的?钱老师听说后,一天在课上讲:“同学们还记得《我的家》作文是什么要求吗?”同学们说,记得啊,题目居中,文章分段。“有没有做到呢?”大家说:“我们做到了。”钱老师郑重其事地说:“达到了要求就应该得一百分,这是你们自己努力得来的。不是老师送给你们的。不过,我要提醒大家,作文的要求何止是题目居中、分段呢?还有很多要求,有的要求还很高。但是,这次经过努力,你们做到了,相信你们坚持努力,其他要求都可以达到。”同学们听了,个个点头。
四、有效策略------衔接
必须要重视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
作文能力训练的序列:一二年级:集中大量识字,提前阅读,搞好说话、写话训练,要求能写几句通顺完整的话,这将会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四年级:作文起步阶段,从说到写,从读到仿,逐步提高要求,写“放胆文”。五六年级:综合运用读写知识,进行严格的作文基本功训练,放胆文与命题作相结合。
四、有效策略------兴趣(1)教师要注重积极的评价
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段,教师都要毫不吝啬地去赞赏,以此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儿童涉世不深,社会文化水平不高,可能会在表达中出现一些幼稚可笑的话语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蹲下来”,从儿童的角度去感受身边事物、思考问题,去评价学生的作文(2)开展同伴间的阳光评价。
另外,还应引导学生之间开展“阳光评价”,学会欣赏同伴的好文章,学会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去鼓励同伴,让学生在互相赞赏中享受成功作文的惊喜与乐趣。(3)帮助学生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
校内评奖或发表(图片)
报刊杂志投稿(图片)
结语:
慢一点,细一点,在三年级作文起步的时候,不留后进生,每个孩子才会有再发展的空间。
无拘无束写,有章有法练。
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的作文能力,在不知不觉中生长了。
【来自大家语文网】
中年级习作起步教学探究研究背景:《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习作总的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
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课题研究方案(三年级语文组)一、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难点。学生写不好作文,怕写作文,老师难......
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赵男一、课题的提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切认知学习几乎都离不开阅读。阅读 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就学生而言......
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教版第二学段(小学3-4年级,亦称小学中年级段)语文实验教材,对小学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真研究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特......
起步作文教学策略龙门浩小学夏明娟内容提要: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作文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当前三年级学生习作主要问题有:1、缺乏浓厚的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