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有感_听课感悟
听课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听课感悟”。
听《我的“长生果”》有感
新学期开始,我们下乡听课的活动陆续拉开帷幕。
昨天,第一站,宅城小学。我去听五年级李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我的“长生果”》。这位老师这个学期才从数学转到语文学科的,出乎我料的是,还是蛮有语文课的样子,毕竟也算是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了,加上这位老师的基本功底确实不错,所以总体上感觉还行。感动于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尤其是小学段老师,确实是全才,也许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残酷现实决定了我们的现状,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就适应现实吧。
无奈中透着辛酸,我是很理解的。
课后,我和李老师就这节课做了一下探讨:首先,课程环节的安排上还不能做到环环相扣。如在熟悉字词之后,已经让学生开始带着问题读课文了,接下来的环节又回到了字词教学,而且时间进行得稍长。这样就割裂开一些本来可以完整的教学环节,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其次,课堂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节课,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少,但多以师问生答的形式进行。一堂课下来,搞得老师很累,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什么知识,起码学生没有动过一下笔,做过一点笔记。比如,在字词教学环节,完全可以不必出示字词读音,让学生独立完成,或者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写字。在概括事件的环节,完全不该把四件事的答案完全呈现在幻灯片上,可以锻炼一下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妥之处再由教师来指导。所以,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多媒体束缚了教师的基本功展示,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导致老师也很累!
第三,教学细节一定要重视。如在分析“囫囵吞枣”这个成语的时候,学生提到了“猪八戒吃人生果”这个故事,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实可以让学生用概括的语言来讲述一下,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兴趣。还有,课下的作业,第二个“你在读书中有什么收获,写个小片段”。五年级的学生,肯定不会像作者一样写得那么深,所以必然会受到课文的约束,顶多就是抄写作者悟出的道理那两段文字来应付,何况这也是课上教师一再强调的“收获”啊。这样的作业留给学生,基本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我们的课堂细节一定不要浅尝辄止,不能因为怕浪费时间或者流于形式而不动脑思考去安排。
然后,我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这是一篇散文,我是第一次读,简单浏览过后,我感觉应该注意抓住以下几点来讲课:首先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字词的处理放手给学生课下完成,只在课初用几分钟的时间来检测即可。
其次,这篇小散文的精彩之处就是它的结构和文采都值得给学生一些写作上的引领。
1、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关键句理清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词(成语)体会作者读书的感受。
2、概括读书和写作的几件事,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引导学生理解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散文的体裁。
3、选材详略得当。
所以,在作业的布置上,可以让学生完成一篇按照时间顺序
记叙一段有过程的事件,注意借鉴本文的结构和文采,还可以有自己的创造。
另外,我查阅了一下本课的教学设计,多是以对本单元前几篇课文内容的联系导入,没有什么新意。我有个设想,可以抓住“囫囵吞枣”这个成语联系“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故事来导入。
最后,我想说一句,我还是喜欢听原生态的课,如果做了准备,那就让课堂有新意,让学生真正学到一些新知识,能力得到一些提高。
盼望着下一次听课的新感受吧!
听课有感我有幸参加了船营区全天候教师的优质课展示活动,观摩了几位资深教师的优质课,老师们风格迥异,课堂内容丰富,使我受益匪浅。由于同学科的缘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启智中学......
建构自主合作学习型阅读课堂 ——听《谈生命》跟进式教学有感汶上镇中学樊锋在市教研室和县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这两天我们有幸听了两堂由同一个老师,同一节课的教学。这种跟......
听课有感初冬已至,瑟瑟寒气逼近,寂寥肃杀之气让人足以感觉到冬的凝重与僵持。在这萧条清冷之际,饱览名家风采却又让人倍添暖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之风有幸刮到了......
听课有感上周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听了三节数学课,分别是苏老师执教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马老师执教的《直线、射线和线段》,丁华老师执教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总的感觉......
听课有感4月23号上午,我们在xx小学进行了听课评课活动,感触颇深,与各位同仁进行分享。 一走进校园,浓浓的课改之气扑面而来。在学校大门左边的墙壁上,有各位老师认真书写的“让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