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第二课 一封信_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
《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第二课 一封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
第二课 一封信封:(量)一封信
默读课文,说说中文信的格式和英文信有什么不同,跟学生的母语信件有什么不同?这是谁写给谁的信?什么时候写的? 日期写在哪儿?
称呼顶格写,后面用冒号。
第一段:问候。
第二段:
玛丽收到什么了(礼物),什么时候收到的?(上星期)玛丽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2 上: 上星期~个月~个学期
第三段:
刚来的时候,玛丽有什么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中国人经常会说一句什么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玛丽在中国有朋友吗?(交了很多朋友)基本上:大体上,差不多。
今天的作业有20道题,我已经完成了18道,可以说
——今天的作业我基本上都完成了/我基本上完成今天的作业了。
我们班有15个学生,只有一个男生。——我们班基本上都是女生。
今天早上我只吃了一片饼干。——今天早上我基本上没吃东西。靠(动):a:依靠
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我们一家。——我们一家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他父母去世了,他打工挣钱交学费。——他靠打工挣钱交学费。
原来我一句汉语也不会说,现在我有很大的进步。为什么?
——靠老师的帮助/靠自己的努力。
B:接近,挨近。
船靠岸了。
坐飞机时你喜欢靠窗的座位还是靠过道的座位?
他上课时常常出去接电话,他最好坐在哪儿?——他最好坐在靠门的地方。C:(介)凭,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凭借的手段、工具或依据。
他今天的好成绩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他靠自己的一张嘴说服了所有的人。交:(动)结交、交往。交朋友。
今天玛丽给爸爸妈妈发回去了什么?
第一张照片是什么情景?玛丽的班上有多少同学?他们都是从哪儿来的?同学的关系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玛丽的旁边是谁?他长得怎么样?分别:a:(动、名)离别,分手
他要去美国留学了,只好跟女朋友~一段时间。
他们只在机场见了一面就又分别了。
火车进站了,我们~的时刻到了。
他们不能忍受长时间的分别。
b:(副)各自,不共同。
1)一个主体对不同对象。
老师分别找每个同学谈话。
2)几个主体对一个对象。
父亲和母亲分别跟我谈了话。
3)几个主体对几个对象,一一对应。
暑假的时候,玛丽和大卫分别去了上海和香港。
4)采取不同方式
对不同的情况,用该分别对待。
夫妻都是演员,很容易离婚,为什么?来自:从„„来来自+地点
自:(书面语)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自公主坟至**,坐地铁需要20分钟。
学校自9月1日 起正式上课。
“自„„”可以在动词前,也可以在动词后。“从„„”只能在动词前。等/等等:(助)表示列举。
a:表示列举不尽,用于书面。口语“什么的”。
来北京以前,去过广州、香港、上海等地。(*等等)
来北京以后,我游览了故宫、颐和园等一些名胜古迹。(*等等)
这个商场商品非常丰富,有食品、服装、化妆品等/等等。
b:表示列举已完,后面带有列举各项的总计数字。
这个学期我们班有些什么课?——我们班有精读、口语、听力、阅读等四门课。9 各:
A:(代)表示不止一个,而且彼此不同。
世界各国全国各地各位来宾/朋友各种水果各种各样各行各业
B:(副)
各+动表示分别做或分别具有。
教室前后各有一个门。
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
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
各+动+各(+的)各就各位
大卫想在中国上大学,玛丽想在中国找工作,安娜想学习中国文学。
——对于为什么要学汉语这个问题,他们几个人各有各的想法。
快考试了,同学们各看各的书,各写各的作业,教室里安静极了。
下课了,大家各回各的宿舍去了。
各+数量
我们班男生和女生各一半。课外课外活动课外书关心(动)关心同学/孩子关心健康/国家大事互相关心
同屋看到我一直躺在床上关心地问我哪儿不舒服。
(名)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团结(动)团结同学 团结起来
(形)非常团结我们班的同学互相都很友好。——我们班很团结。
他们几个人关系不好,谁也不关心别人。——他们不太团结。
(名)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段:
第二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下来的?玛丽每天学习太极拳吗?太极拳是一项什么样的体
育运动?它有什么特点?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回国后玛丽还想打太极拳吗?动+下来
A表示固定
把她的电话号码记下来。
我们班的人数终于定下来了。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长城上的日出太美了,我用照相机照/拍下来了。我要用画笔画下来
B表示从过去继续到现在。
所有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都坚持下来了。柔和(形)a 温和而不强烈:声音~动作~ 光线~颜色~
b 柔软:线条~缓慢(形)慢:行动~速度~节奏~缓慢地前进优美(形)美好:动作~歌声~风景~~的环境~的句子~的线条舒展(形)不卷缩,不皱。动作~
听到我考上北京大学的消息,爷爷年上的皱纹都~开来了。增强(动)增进,加强:~信心 ~体质 ~吸引力~实力体质(名)有个人常常感冒,他体质怎么样?
他从小不喜欢体育活动,因此——体质很差。
经常打太极拳,可以——增强体质。
他虽然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基本上没生过病。预防(动)事先防备:预防疾病~感冒 打~针作用(名)起~ 有~~很大
这种要是治拉肚子的,对感冒——不起/没有作用。项(量)一项功课/作业/任务/运动/世界纪录后(名)以后回国后下课后课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第五段:
第三张照片的内容是什么?玛丽在学校时不是只学习汉语?还学习什么?
除了„„还„„
除了北京以外,我还去过广州、香港和上海。
除了„„都„„
除了玛丽以外,我们班的同学都去过长城。
玛丽在书画班学习什么?书是什么意思?画是什么意思?书画用什么笔?书画有意思吗?你学过吗?想学习吗?
玛丽画的竹子和写的唐诗怎么样了?她看了以后觉得怎么样?朋友们呢?橱窗(名)什么地方有橱窗?展出(名)展览出来:美术馆正在展出那位青年画家的作品。
上场的橱窗里展出的那件衣服真漂亮。表示(动)a用语言或行为显示出某种思想、感情、自己的态度:表示感谢/祝贺
B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
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
小伙子给姑娘送了99朵玫瑰花,表示——
(名)显示出思想、感情、态度的言语、行为或神情:
他给你送了那么多玫瑰花,你怎么一点表示都没有?
爱的表示
又„„又„„表示几个动作或状态、情况累积在一起。
那个孩子又聪明又漂亮。
在晚会上他们又唱又跳,高兴极了。
在中国又可以学汉语,又可以游览名胜古迹。
第六段:最后一张照片上有什么?照片上的玛丽正在用筷子吃什么?这张照片怎么样?——好玩儿。小狗/小孩儿/游戏
第七段:爸爸妈妈担心什么?我的情况怎么样?适应(动)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适应„„的需要
去国外生活,必须适应那里的气候、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习惯(动/名)我的习惯是早睡早起。
词语辨析:
靠/凭
“靠”的宾语可以是具体的,如:“靠着山”“靠墙”;也可以是抽象的,如“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能力”。“凭”只能带少数具体名词做宾语,多数宾语为抽象的,如“凭想象”“凭本事”。
他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凭)
今天的晚会凭票入场。(*凭)
各/每1)都指所有的个体。但侧重点不同。“每”着重每个个体相同的方面,因此取出全体中的任何一个或一组作例子代表全体,“各”着重同时遍指全体中的每个不同的个体。
这个星期每天都在下雨。(*各)
每个人都有一辆车。(*各)
每两个人一组我每三天打扫一次房间。(*各)
2)“各”可以直接加在一些名词前,“每”除了“人、家、瓶、杯”等常常被借用做量词的名词和“年、月、周、天、小时、分钟”表示时间的词以外,一般要加上量词。
如:各地 各单位 各部门 各家各户 各民族各系 各班„„
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系每个班每个国家每个家庭每个单位
每(个)人每(个)星期
3)每+数量+名词,“各”不能。“各”不能跟动量词搭配。
每一场比赛每一个国家每一种商品
我每次买书都忘了带打折卡。(*各)他念课文每次都有错误。(*各)
4)用“每”的句子,一般要求用“都”配合,用“各”的句子比较自由,特别是用书面语的句子里,常常不用“都”。
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每个班的班长都去会议室开会。请各班班长去会议室开会。
表示/表达
1)“表达”是用语言形式,即口语或书面语言写出思想、感情、态度等,“表示”可以用语言形式,也可以用非语言形式。如手势、眼神、表情、动作等来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或者是事物本身显示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示出某种意义,它们一般不能
互换。
我代表学校向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表达)
红灯表示停车,绿灯表示通行。(*表达)
2)“表示”有名词用法,“表达”没有这种办法。
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向他求爱,可是他一点表示都没有。
听写:基本上 2 分别 3关心4 团结 5书画 6 展出 7 表示 8 适应 9好玩 10健康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优美舒展,又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是一项很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第二课一封信爸爸妈妈:你们好!爸爸还那么忙吗?一定要注意身体啊。你们寄来的生日礼物上星期就收到了。我现在一切都很好,吃得好、睡得好,学习也不错。你们就放心吧。刚来时是有很......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册(上) 教师:叶俐芬教学对象:3班,零起点马来人与原住民大专生23人 课时 :共2课时(110分钟)时间 :20......
第七课 成语故事(一)滥竽充数lànyúchōngshù中国古代有一种乐器yuâqì,叫做竽yú,吹出来的声音很好听。国王特别爱听。国王有三百个吹竽yú的人。他喜欢听合奏zòu,总是让这......
第二课复句中的关联词语一, 教学对象:少数民族初中教师二, 教学目的:通过对复句和关联词语的理解,使学员能够正确掌握关联词在复句中的用法,并能够在客观选择题中熟练应用。三,教学......
第九课 苹果一斤多少钱一、教学对象本教案的教学对象适用于初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汉语教程》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运用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