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水调歌头的教学设计

2020-02-28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调歌头的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蛟河青背九年制 姚艳玮

一.学习与导学目标

(一)、知识积累与疏导:词的知识、词中优美的语言朗诵词的知识。

(二)、技能掌握与指导:欣赏词优美语言和朗读词的技能

(三)、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学生发疑解疑,学生互问互答,加深理解。作出评价,有所启迪。

(四)、情感修炼与开导:品味词中富含哲理富含想象优美的语言,体会词中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投

(五)、观念确认与引导:作者始终以高昂旺盛的乐观精神,来对待残缺的现实,并坚持完美的理想,激励学生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富于理想。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现把它进一步具体化为五个方面,各个方面应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二.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词。

2: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三.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2、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二、预习检查。

1、给红色的字注音。宫阙(que4)玉宇(yu3)朱阁(ge2)绮户(qi3)

无眠(mian2)婵娟(chan2juan1)

2、范读(点击答案)。

3、学生齐读。

三、朗读训练。

下面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1、播放“配乐朗读”一遍。

2、学生齐读。

四、诗词赏析。

(一)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请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1、归去:回到天上去。

2、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的仙宫。

3、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 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指作者)。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 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婵娟,即嫦娥,这里指月光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1、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明确: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起得奇逸。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人间,幻想、现实,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怀旷达,一片光明。板书:上阕----望月(写景)

2、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已有六年不见了。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亲人之间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板书:下阕----怀人(抒情)

3、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这首词上片写景,执着人生,下片抒情,善处人生,上下片内容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板书: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板书: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想象:明月——> 宫阙 ——> 琼楼玉宇

明确: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五、能力训练。

1、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1)讲解“联想”的定义。(2)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提问: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 明确:明亮。

(3)讲解“想象”的定义。

(4)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提问:人们由“天河现水牛”图艺术地创造出“牛郎织女”图以及由此联系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中间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通过想象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由此及彼。

2、现在,老师已经把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化成了两道思考题,同学们互相讨论,等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回答。—— 放映思考题。

(1)看了图一,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珍珠、玛瑙、鱼目、地球、圆月、各种球类等等...(2)看图二,发挥你的想象力。(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猴子捞月亮、孙悟空———神秘的外星人等等...

(3)总结: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源泉,近几年来作文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之所想。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无不要求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同样地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六、音乐欣赏。

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便是背诵这首词,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1)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2)第二次播放,让学生轻声跟唱

七、归纳小结。(板书)上阕----望月(写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八、作业布置。

(一)背诵这首词。

(二)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天空——我们的“神舟九号”飞船在遨游太空、宇宙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传统意识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不知道同学们在往年看中秋圆月时有何感受?今天,我们不妨来欣赏宋朝著名诗人苏轼......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文昌语文组:孙田对《水调歌头》一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为......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诵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咏月诗词。2.感受诗人的月下情怀,体会国学韵味。二、教学重点 学会欣赏咏月诗词三、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的月下情怀四、......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3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配乐范读......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水调歌头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