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小学科学课观摩有感_聚焦课堂有效教学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小学科学课观摩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聚焦课堂有效教学”。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小学科学课观摩有感
盐城市义丰小学王晓明 10月20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盐城市教科院在响水第二实验小学举办的“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小学科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活动期间我有幸听了12名老师上的科学课,正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我兼教科学的教师来说受益非浅。其中我觉得在这12节科学课中上的尤为突出的是来自盐城市第一小学的吉明燕老师为我们上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水》。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环节设计得比较严谨
首先她的导入,拿出一朵两种颜色的花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花会这样吗?” 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学习兴趣。接着,他由一段录像引入新课,介绍一朵花为什么有两中颜色,第二个环节是探索新知,第三个环节是学生活动,第四个环节是课堂小结。第五个环节是课后延伸。
2、细节处理得比较好
如在学生做毛细现象实验的时候,为什么细玻璃管水能往上爬?粗玻璃管水不能往上爬?吉老师讲得非常细致、仔细。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则是长期的,而且必须在探究中形成。针对此现象,通过精心研读相关书籍,结合实践,围绕怎样使科学探究更有效进行了认真总结思考,与同行师友交流探讨。
一、有明确的活动方案
在学习活动中,当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要学生通过讨论等方法明确这次活动的具体任务,需要做什么,具体怎么做,注意哪些问题,用什么材料,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研究《神奇的水》一课时,如果没有交待清楚任务,没有细致的研究方案,学生可能就没有明确的目标,拿着一杯水在那玩一节课而没有收获。同时任务要进行一定的分工,每个人做什么事分工明确,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所事事,每人都参与,有事做,都向着目标努力,而不是旁观者。分组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搭配,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组合,动手能力强的、擅长表达的、能力一
般的、稍差的等互相协作,避免出现能力悬殊过大,好的组很快完成了,其他组半天没有进展。
二、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在学生活动时,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调控作用。对各个小组进行激励,并以适当的竞争机制来调动各组的积极性,让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组协作得好,完成得好,速度快。学生为了获得成功与胜利,会更加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从而形成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如在学《不同的声音》一课时,我让全班分成8个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声音多,强调讨论时声音要小,不然别的小组就把你们组的发现给听去了。结果各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的参与,悄悄的交流对声音的发现,60多人的教室静悄悄的,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课堂上不能只是一味地竞争,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会进一步启迪思维,激发创新,使各个组圆满地完成任务,让学生体会到与别人交流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结构性的材料和方法指导
结构性的材料能使学生的活动更好的开展,材料的提供也需要讲究时机。材料必须组成与概念相关的结构。如在学《有趣的磁铁》一课时,给学生提供磁铁、铁块、镍块和铜块、铝块,这些材料集合到一起就有了一种结构,磁铁和铁、镍能产生相互作用,而与铜、铝却不能发生作用,学生在支配这一组材料时发现的这一现象,便是磁铁的特性。因此,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必须与所学的概念组成相关的结构。教师要根据学生活动的进展提供给学生所需的材料,暂时用不到的不要发给学生,以避免材料对学生的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哪杯水多》时,首先要让学生想出比较哪杯水多的方法,然后再将老师准备的材料发给学生。如果提前将杯子或量筒发给学生,学生只会根据你提供的材料来想方法,不但限制的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四、激发学生深度参与
有学者指出,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经常“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是有“温度”而无“深度”,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这在科学课堂上也不少见。我们经常提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能浅尝辄止。首先研究问题最好能引起学生的注
意,创设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冲突,或学生之间产生异议,有了好奇心就可以更好地参与,积极地思考。同时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水平,太简单的问题激发不了学生的思维,太难的问题学生又无从下手,只能瞎猜一通,同样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要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桃子”。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的一些差错,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为了赶时间,教师有时就给学生进行提示。其实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不要领着学生走,不要抢着帮忙,要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寻找原因,进行深入思考。
在交流汇报过程中,也常常“人声鼎沸,群情激昂”,“越听不见越吵,越吵越听不见”,学生“用大嗓门来表现自己,“在需要倾听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高涨情绪,基本不顾其他同学在说什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因此,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认真思考,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对于听的学生要求提出质疑。对于别人的质疑,说的学生要求有一定的反思,在交流中辩论。这样,学生地思维将更深刻更严密。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龙都小学 张勇让课堂教学走向“常态”,就是要返璞归真,还课堂教学以“自然本色”,少一些花哨,少一些造作,少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少一些太......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我校当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和思考“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应该说新课程经历了初期的迷茫,注重形......
2012年小学信息技术“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评选结果(以姓氏笔画为序)一 等 奖王元权 王连松 王俊 刘志国 江静 张华 张涛 易媛媛 于利松 吕成相 沈光华 李......
聚焦高效课堂,关注有效教学聚焦高效课堂,关注有效教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许多地区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突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以及......
读《有效教学,聚焦课堂》有感今年有幸读了这本书,书中大量设计ppt制作,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