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课标、通教材培训心得李竹青_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心得
秋季学课标、通教材培训心得李竹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心得”。
2014年秋季小学低段段数学“学课标 通教材”
集体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非常感谢晋中介休教研室的孟淑芝老师和寿阳教研室的郭晓莉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对1至3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与剖析。对于初次教授一年级教材的我来说,孟老师的解读如同黑暗中明灯,给我指明了道路,让我有章可循。在此针对一年级教材的收获,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谈了教材的变动。
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准备性,设置了“准备课”单元。准备课单元的内容为原实验教材的“数一数”单元和“比一比”单元的“比多少”内容合并而成。设置准备课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通过具体事物的数量比较,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为后面学习正确数数和比较数的大小做好准备。而原实验教材“比一比”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大,因而被去掉。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到一年级上册,保留了其中的“上下、前后、左右”,体现了准备性。
其次,对整册教材的内容编排特点,做了详细介绍。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大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并给出了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如:“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3、加强了数学的背景知识,渗透数学文化。如:“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刻意的给学生渗透此方面的知识,要加强学生对数学背景知识的了解。
4、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让学生
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和方法。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如:“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些明确性的提示路线,给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调动调动学生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5、练习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既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又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如:课本94页第7题:
5+5+5=
4+4+4=
6+6+6= 15-5-5=
9-3-3=
8-4-4= 此题及检验了学生对连加、连减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对后续知识乘法的学习做了铺垫。
6、注重知识的渗透。渗透填未知加数,如:4+()=9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8、帮助学生建立全面而正确的数概念。课本中,利用实物,让学生充分体会数的基数含义。
9、计算教学重视运算意义的理解,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突出加减法含义的本质,尊重学生的思维水平,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10、及时沟通加、减法的关系。如:一图二式→一图四式
由 2+3=5
3+2=5 可以引出
5-2=3
5-3=2等
接着,对各单元内容及编写特点做了详细解读。
《准备课》单元,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了解学
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位置》单元,通过只管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
《认识图形
(一)》单元,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在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是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并会进行相应的计算;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
用;了解加法和减法算是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感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认识钟表》单元,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知道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学习,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孟老师在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之后,让我感觉到自己之前的解读是多么的肤浅。之后孟老师还对各单元的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地解读和指导,让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再次感谢孟老师。
此次培训,老师们都有很深的体会和感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深入钻研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因此,认真研读教材,领悟其中的精神和内涵,才能更好的践行新课程标准。
冯村博爱学校
低段数学:李竹清
2014-9-14
《学课标,通教材》培训心得 2014年9月12日至14日,我又一次参加了我县教育局组织的《学课标,通教材》培训学习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给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作为一名一......
小学科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师范附小 李莉 新课标是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反应,是课程标准其他部分的总纲。全面认识和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课......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总结。怎样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让听众印象深刻?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训练的知识和技巧,可以查阅以下相关资料。课标教材培训心得篇一......
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一个好的总结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是一份精选的总结文集,希望对你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课标教......
说课标说教材心得体会自从开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任课教师“说课标,说教材”的活动。在一段学习时间里,我认真详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及《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