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73)_中医执业医师笔试重点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7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医执业医师笔试重点”。

www.daodoc.com 【组成药物】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

【配伍意义】本方病证是因外感寒邪闭表,阳郁不得宣泄,郁而生热所致。治疗当辛温发汗以解表实,兼以清泄郁热。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倍用麻黄、炙甘草,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方中以麻黄为君药,因其用量是麻黄汤的一倍,所以辛温发汗解表,开卫表郁闭之力甚强,为发汗峻剂,同时兼有宣肺平喘之功。桂枝为臣,助麻黄发汗解表,温通经脉。石膏亦为臣,其性虽辛寒,但用量较小,既可助麻黄解肌开阳郁,又可清阳郁之烦躁。麻黄与石膏相配,用量上,重麻黄而轻石膏,辛温发汗解表为主,清泄郁热为辅。佐以杏仁,肃降肺气;与麻黄相配,宣降肺气以助解表。佐以生姜,助麻、桂解散表寒。炙甘草、大枣为使药,炙甘草用量较麻黄汤为重,二者相配,一是和中气以滋汗源,二是缓解麻、桂峻烈之性,调和麻、杏宣降之性,调和麻、石寒温之性。诸药合用,辛温解表散寒为主,清宣郁热为辅。九味羌活汤

【组成药物】羌活一两 半防风一两 半苍术一两 半细辛五分 川芎一两 香白芷一两 生地黄一两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配伍意义】其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止嗽散

【组成药物】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 甘草十二两 陈皮一斤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配伍意义】方中紫菀、百部止咳化痰为君。白前降气化痰,桔梗宣肺祛痰,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为臣。少配荆芥疏风解表,轻宣肺邪,使风散痰化,肺气复舒,咳嗽自已;陈皮理气化痰,共为佐药。

细目三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常以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为主组成方剂。由于温邪袭人,发病急,传变快,易蕴而成毒,加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每致肺气失宣,故常配伍清热解毒的银花、连翘及宣降肺气的杏仁、桔梗等。

考点 方剂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银翘散

【组成药物】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鲜苇根。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配伍意义】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并兼透表之功,共为君药。银翘散被清代吴鞠通称之为“辛凉平剂”,而桑菊饮则称之为“辛凉轻剂”。

全方配伍特点:一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www.daodoc.com 运用:

(1)辨证要点 《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衄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3)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药物】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 炙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配伍意义】方中麻黄、石膏二药合用,一温一寒,且寒药重于温药,麻黄得石膏则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则清泄肺热而不凉遏,共为君药。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更能调和于寒热宣降之间,为佐使药。桑菊饮

【组成药物】桑叶二钱五分 菊花一钱 杏仁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苦桔梗二钱 生甘草八分 苇根二钱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较轻。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温热病邪从口鼻而人,邪犯肺络,肺失清肃所致。治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动,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而能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柴葛解肌汤

【组成药物】柴胡 干葛 甘草 黄芩 羌活 白芷 芍药 桔梗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细目四 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的表证。人体之虚,有气血阴阳之不同侧重,故本类方剂常以解表药分别配伍益气、助阳、养血、滋阴的药物组成,使表证得解,正气不伤。考点 方剂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败毒散

【组成药物】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证候】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

www.daodoc.com 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薄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因患者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故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发散风寒,散湿止痛。其中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并止痛,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并止痛,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臣以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柴胡,解肌透邪,并能行气。二药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佐以桔梗,宣肺利膈;枳壳,理气宽中,枳壳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宣降肺气、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前胡,化痰止咳;茯苓,渗湿消痰。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用之益气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人里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综观全方,邪正兼顾,祛邪为主,共奏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之功。参苏饮

【组成药物】人参、紫苏叶、干葛、半夏、姜汁、前胡、茯苓各三分 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炙甘草各半两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89)

www.daodoc.com【组成药物】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 芍药各等分 白蜜适量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主治】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黯,腹痛拒......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156)

www.daodoc.com 考点二 重度烧伤的辨证分型、治疗原则 (一)辨证分型1.火毒伤津证壮热烦躁,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细数。2.阴伤阳脱证......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82)

www.daodoc.com 全方配伍特点:一是以芪、参、术、草甘温益气为主,配合升麻、柴胡升阳举陷,补中寓升,以补气为主,升提为辅;二是大队甘温益气药中配伍少量陈皮,补行结合,既调理气机之......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143)

www.daodoc.com细目六 油风考点一 油风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油风是一种头发突然发生斑块状脱落的慢性皮肤病。因头发脱落之处头皮光亮而得名,又称鬼舐头、鬼剃头。2.特点突然发......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43)

中医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细目四 血分证考点一 热盛动血证1.临床表现: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色紫黑,成片成块,或吐衄便血,舌质深绛,脉数。2.辨证考点:身体灼热,躁扰不安,斑色......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73).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73)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重点 执业医师 综合 知识点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重点 执业医师 综合 知识点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