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89)_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89)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
www.daodoc.com
【组成药物】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 芍药各等分 白蜜适量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黯,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
【配伍意义】本方原治妇人素有癥块,致妊娠胎动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证。证由瘀阻胞宫所致。治宜活血化瘀、缓消癥块。方中桂枝辛甘而温,温通血脉,以行瘀滞,为君药。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助君药以化瘀消癜,用之为臣;丹皮、芍药味苦而微寒,既可活血以散瘀,又能凉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热,芍药并能缓急止痛;茯苓甘淡平,渗湿祛痰,以助消瘢之功,健脾益胃,扶助正气,均为佐药。丸以白蜜,甘缓而润,以缓诸药破泄之力,是以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功,使瘀化癥消,诸症皆愈。本方既用桂枝以温通血脉,又佐丹皮、芍药以凉血散瘀,寒温并用,则无耗伤阴血之弊。本方治漏下之症,采用行血之法,又体现“通因通用”,使癥块得消,血行常道,则出血得止。生化汤
【组成药物】全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 桃仁十四枚 炮干姜五分 炙甘草五分 黄酒 童便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证候】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配伍意义】本方所主证候,乃产后血虚受寒,瘀阻胞宫所致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为君。失笑散
【组成药物】五灵脂二钱 炒蒲黄二钱。【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细目三 止血
使用止血剂时,常配伍活血之品。骤用止血,或单纯固涩止血,易产生止血留瘀之弊,故止血剂中常少加行血之品,或兼有祛瘀作用的止血药,既有导血归经之用,又不产生止血留瘀之弊。
考点 方剂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咳血方
【组成药物】青黛 瓜蒌仁 海粉 炒山栀子 诃子(蜜姜汁)【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系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病位虽在肺,但病本则在肝,按治病求本的原则,治当清肝泻火,使火清气降,肺金自宁。方中青黛咸寒,人肝、肺二经,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山栀子苦寒,人心、肝、肺经,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炒黑可人血分而止血,两药合用,澄本清源,共为君药。火热灼津成痰,痰不清则咳不止,咳不止则血难宁,故用瓜蒌仁甘寒人肺,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海粉(现多用海浮石)清肺降火,软坚化痰,共为臣药。诃子苦涩性平人肺与大肠经,清降敛肺,化痰止咳,用以为佐。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宁肺之功,使木不刑金,肺复宣降,痰化咳平,其血自止。
全方配伍特点: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虽不专用止血药,火热得清则血不妄行,为图本之法。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痰带血,胸胁
www.daodoc.com 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火热伤阴者,可酌加沙参、麦冬等以清肺养阴;若咳甚痰多者,可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等以清肺化痰止咳。本方去诃子、海浮石,加青蒿、丹皮,治疗鼻衄,亦有较好疗效。
(3)使用注意 因本方属寒凉降泄之剂,故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小蓟饮子
【组成药物】生地黄 小蓟 滑石粉 木通 蒲黄 藕节 淡竹叶 当归 山栀子 炙甘草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等。【配伍意义】本方证乃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气化失司所致。治宜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方中小蓟甘凉人血分,功擅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利尿通淋,尤宜于尿血、血淋之症,是为君药。生地黄甘苦性寒,凉血止血,养阴清热;蒲黄、藕节助君药凉血止血,并能消瘀,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使血止而不留瘀。热在下焦,宜因势利导,故以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导热从小便而出;当归养血活血,引血归经,并可防诸药寒凉滞血、渗利伤阴之弊,俱为佐药。使以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调药。诸药合用,共成凉血止血为主,利水通淋为辅之方。黄土汤
【组成药物】甘草 生地黄 白术 附子 阿胶 黄芩 灶心黄土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配伍意义】本方证乃脾阳不足,统摄无权所致。治宜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方中灶心黄土(即伏龙肝),辛温而涩,温中收敛止血,为君药。证因脾虚血失统摄所致,单纯收涩止血,很难奏效,故以白术、附子温阳健脾,助君药以复脾土统血之权,共为臣药。然辛温之白术、附子易耗血动血,且出血者,阴血多亦亏耗,故以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更以苦寒之黄芩与甘寒滋润之生地、阿胶相配,既可补阴血之不足,又能制约白术、附子过于温燥之性;生地、阿胶得白术、附子则滋阴养血而不碍阳气,即滋而不腻,避免了呆滞碍脾之弊,均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合用,为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良剂。十灰散
【组成药物】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槐花散
【组成药物】槐花 侧柏叶 荆芥穗 枳壳。【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肠风脏毒下血。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紫暗。
【典型例题】
桃核承气汤含有下列哪首方剂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增液承气汤 D.调胃承气汤 E.复方大承气汤 【答案】D
血府逐瘀汤证的病机是
www.daodoc.com A.胸中寒凝,阳气不振 B.胸中瘀血,气机郁滞 C.外伤瘀血,气机郁滞 D.膈下瘀血,气机郁滞 E.瘀血内停,脉络不通 【答案】B
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功效的方剂是
A.复元活血汤 B.生化汤 C.血府逐瘀汤 D.补阳还五汤 E.失笑散 【答案】A
第十五单元 治风剂
细目一 概述
考点一 凡用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的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治风剂主要适用于外风或内风证。风证,分为外风证与内风证。
考点二 治风剂应用注意事项:
1.治风剂临证使用首先必须辨证准确,分清外风、内风之证; 2.其次,应分别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适当配伍。
3.外风与内风之间,亦可相互影响,外风可引动内风,内风可兼夹外风,应分清主次,兼而治之。
4.治风剂中所用辛散疏风药多性温燥,易伤津液,且易助火,因此对于津液不足或有阴虚,或阳亢有热者均应慎用,亦可佐滋阴之品制约之。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www.daodoc.com 考点二 重度烧伤的辨证分型、治疗原则 (一)辨证分型1.火毒伤津证壮热烦躁,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细数。2.阴伤阳脱证......
www.daodoc.com 全方配伍特点:一是以芪、参、术、草甘温益气为主,配合升麻、柴胡升阳举陷,补中寓升,以补气为主,升提为辅;二是大队甘温益气药中配伍少量陈皮,补行结合,既调理气机之......
www.daodoc.com细目六 油风考点一 油风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油风是一种头发突然发生斑块状脱落的慢性皮肤病。因头发脱落之处头皮光亮而得名,又称鬼舐头、鬼剃头。2.特点突然发......
中医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细目四 血分证考点一 热盛动血证1.临床表现: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色紫黑,成片成块,或吐衄便血,舌质深绛,脉数。2.辨证考点:身体灼热,躁扰不安,斑色......
www.daodoc.com细目三 颤证考点一 颤证的概念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考点二 颤证的病因病机 1.颤证的病因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