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知识测试题(不含答案)_反洗钱知识测试题答案
反洗钱知识测试题(不含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反洗钱知识测试题答案”。
2018年反洗钱知识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对新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保险机构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的()个工作日内划分其风险等级。
A.3 B.5 C.10 D.15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银发〔2013〕2号)、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2.对于已确立过风险等级的客户,金融机构应根据其风险程度设置相应的重新审核期限,实现对风险的动态追踪。对本机构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至少每()进行一次审核。
A.季度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银发〔2013〕2号)、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3.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的参考指标不包括()A.国家或地区因素 B.行业因素 C.业务因素 D.客户性别因素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银发〔2013〕2号)、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4.保险机构应确保客户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具有()或可追溯性。
A.可稽核性 B.可复核性 C.可行性 D.可验证性
相关制度: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5.依据“风险为本”原则,保险机构在洗钱风险较高的领域应采取()的反洗钱措施。A.适当 B.简化 C.强化 D.一定
相关制度: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6.《反洗钱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
A.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
B.打击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
C.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
D.预防或打击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7.机构有以下哪种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A.未按照规定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B.未按照规定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C.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 D.未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反洗钱培训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年。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9.《反洗钱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中,针对情节严重的,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建议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责令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给予纪律处分。
A.反洗钱领导小组组长 B.反洗钱专干
C.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洗钱活动,有权向()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和举报内容保密。
A.司法机关
B.当地保监局或保监会 C.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D.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11.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涉嫌洗钱的可疑交易活动予以核实和查证的行为是()
A.现场检查 B.现场走访 C.反洗钱调查 D.高管约谈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12.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续存期间,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该()
A.继续为客户办理业务 B.采取临时冻结账户 C.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D.不予理睬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3.金融机构应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并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风险等级。在同等条件下,来自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薄弱国家(地区)客户的风险等级应()来自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客户。
A.低于 B.高于 C.略低于 D.略高于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4.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的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A.实事求是 B.规范管理 C.严进宽出 D.了解你的客户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5.在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如金额()以上,保险公司应当核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被保险人、受益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关系,登记被保险人、受益人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A.人民币1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 B.人民币2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美元 C.人民币5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0美元 D.人民币20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0美元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6.金融机构应当在大额交易发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A.2 B.3 C.5 D.10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17.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以()为基本单位开展资金交易的监测分析,全面、完整、准确地采集各业务系统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保障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的数据需求。
A.交易金额 B.发生频率 C.业务 D.客户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18.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发现金融机构报送的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内容要素不全或者存在错误的,可以向提交报告的金融机构发出补正通知,金融机构应当在接到补正通知之日起()个工作日内补正。
A.2 B.3 C.5 D.10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19.对于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金融机构应当()
A.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 B.只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C.只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D.两个报告都不需要提交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20.金融机构应当对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开展()监测。
A.定期 B.实时 C.不定期 D.阶段性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21.直接或者间接拥有超过()公司股权或者表决权的自然人是判定公司受益所有人的基本方法。
A.15% B.20% C.25% D.30%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8〕164号)
22.金融机构可以委托符合规定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但应当通过()确定双方的反洗钱职责。
A.口头约定 B.邮件 C.书面形式 D.通知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8〕164号)
二、判断题
1.金融机构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客户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客户的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相关的,不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者资产价值大小,应当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2.金融机构对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需要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3.对于明显涉嫌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的,金融机构应当在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同时,以电子形式或书面形式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报告,并配合反洗钱调查。()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4.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调整的,金融机构应当立即开展回溯性调查。()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5.《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不适用于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6.对交易一方为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人民政协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但不包含其下属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大额交易,如未发现交易或行为可疑的,金融机构可以不报告。()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7.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依法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对依法监测、分析、报告可疑交易的有关情况予以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8.当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时,金融机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9.在自然人客户身份识别中,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住所地。()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0.客户由他人代理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应当对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可以不对代理人进行审核。()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1.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的,应当按最短期限保存。()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2.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的业务续存期间,客户每一次交易时金融机构都要对客户的身份进行重新识别。()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3.客户身份识别的完整流程包括了解、核对、留存三个环节。()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4.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都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15.金融机构办理的单笔交易或者在规定期限内的累计交易超过规定金额或者发现可疑交易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16.对于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情节严重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17.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管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
相关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18.按照风险来源,保险机构洗钱风险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相关制度: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19.投保政策性或强制性保险产品,可不开展洗钱风险评估和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但仍应开展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其他反洗钱工作。()
相关制度: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20.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洗钱风险评估及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流程,赋予同一客户在本金融机构唯一的风险等级,但同一客户可以被同一集团内的不同金融机构赋予不同的风险等级。()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银发〔2013〕2号)
21.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将了解并确定最终控制非自然人客户及交易过程或者最终享有交易利益的自然人作为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的目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股权、控制权结构以及财务决策、人事任免、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8〕164号)
22.如果未识别出直接或者间接拥有超过25%公司股权或者表决权的自然人,或者对满足前述标准的自然人是否为受益所有人存疑的,应当考虑将通过人事、财务等方式对公司进行控制的自然人判定为受益所有。()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8〕164号)
23.在与来自FATF名单所列的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进行交易时,金融机构应采取与高风险相匹配的强化身份识别、交易监测等控制措施,发现可疑情形时应当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必要时拒绝提供金融服务乃至终止业务关系。()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通知 》(银办发〔2018〕130号)
24.金融机构应当强化内部管理措施,更新技术手段,逐步完善相关信息系统,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确保交易记录和客户身份信息完整准确,便于开展资金监测,配合反洗钱监管和案件调查。()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通知 》(银办发〔2018〕130号)
三、多选题
1.强化的和持续性的客户尽职调查包括()A.进一步调查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情况 B.进一步了解客户投保目的、收入状况及保险费资金来源
C.进一步分析客户的交易行为,审核投保人保险费支付能力是否与其经济状况相符合,要求客户提供财务证明文件
D.适度提高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信息的收集或更新频率
相关制度: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2.下面哪些是保险机构开展洗钱风险管理和客户分类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A.风险为本原则 B.动态管理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保密原则
相关制度: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3.对于投保以下哪些产品的,必须开展外部风险评估()
A.投资型保险产品
B.政策性或强制性保险产品 C.具有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
D.保险机构经评估后认为洗钱风险较大的其他产品 相关制度: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4.对于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客户,金融机构可直接将其风险等级确定为最高()
A.客户被列入我国发布或承认的应实施反洗钱监控措施的名单
B.客户为外国政要或其亲属、关系密切人 C.客户多次涉及可疑交易报告
D.客户拒绝金融机构依法开展的客户尽职调查工作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银发〔2013〕2号)
5.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参考要素包括()A.客户特性 B.地域 C.业务
D.职业(行业)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银发〔2013〕2号)
6.保险机构可对低风险产品和低风险客户采取哪些简化的客户尽职调查及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A.在退保、理赔环节再核实被保险人、受益人与投保人的关系
B.适当延长客户身份资料的更新周期 C.可不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
D.在合理的交易规模内,适当降低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频率或强度
相关制度: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110号)
7.在承保阶段,财产保险公司客户身份识别的识别标准为金额达到下列哪些规定限额以上的保险合同()
A.保险费金额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财产保险合同
B.单个被保险人保险费金额人民币2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人身保险合同
C.保险费金额人民币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万美元以上且以转账形式缴纳的保险合同
D.保险费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且以转账形式缴纳的保险合同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8.金融机构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应当重新识别的主要情形包括()A.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B.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C.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家有关部门依法要求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D.金融机构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9.《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原则,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A.安全 B.准确 C.完整 D.保密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0.保险公司在办理()时,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适用《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A.承保业务 B.理赔业务 C.再保险业务 D.退保业务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1.金融机构除核对身份证件外,还可采取()等措施识别客户身份
A.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身份证明文件 B.回访客户 C.实地查访
D.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2.对于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金融机构应当了解其()等信息,加强对其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客户为外国政要的,金融机构应采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资金来源和用途。
A.资金来源 B.资金用途 C.经济状况 D.经营状况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3.下列关于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是反洗钱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之一
B.金融机构应当将客户身份识别的要求渗透到各项业务和各个操作环节中去
C.为有效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金融机构还应当逐步建立重点关注的客户名单库和高风险客户识别系统
D.金融机构应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客户的风险等级不变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
14.关于可疑交易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金融机构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客户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客户的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相关的,不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者资产价值大小,应当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B.对于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金融机构应当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
C.金融机构应当在按本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内部操作规程确认为可疑交易后,及时以电子方式提交可疑交易报告,最迟不超过10个工作日
D.金融机构应当定期对交易监测标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完善交易监测标准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15.金融机构应当报告下列哪些大额交易()A.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B.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
C.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
D.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16.金融机构应当制定本机构的交易监测标准,并对其有效性负责。交易监测标准包括并不限于客户的身份、行为,交易的资金来源、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存在异常的情形,并应当参考以下哪些因素()
A.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发布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规定及指引、风险提示、洗钱类型分析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
B.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发布的犯罪形势分析、风险提示、犯罪类型报告和工作报告
C.本机构的资产规模、地域分布、业务特点、客户群体、交易特征,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结论
D.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出具的反洗钱监管意见 相关制度:《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17.对于可疑交易分析与识别要求,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金融机构应当对通过交易监测标准筛选出的交易进行人工分析、识别,并记录分析过程
B.不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的,应当记录分析排除的合理理由
C.确认为可疑交易的,应当在可疑交易报告理由中完整记录对客户身份特征、交易特征或行为特征的分析过程
D.金融机构应当维持现有的交易监测标准,在一定期限内保持不变。
相关制度: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
18.对于外国政要,保险公司除采取正常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外,还应当采取以下哪些强化的身份识别措施()
A.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系统,确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 B.建立(或者维持现有)业务关系前,获得高级管理层的批准或者授权
C.进一步深入了解客户财产和资金来源
D.在业务关系持续期间提高交易监测的频率和强度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发〔2017〕235号)
19.洗钱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A.助长更严重和更大规模的犯罪活动 B.削弱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 C.助长和滋生腐败 D.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20.保险公司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详细审查保存的客户资料和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交易,及时更新客户()确保当前进行的交易符合义务机构对客户及其业务、风险状况、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认识。
A.身份证明文件 B.数据信息 C.交易情况 D.资料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通知 》(银办发〔2018〕130号)
21.保险公司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A.确认第三方机构接受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管,并按照反洗钱法律、行政法规和本通知要求,采取了客户身份识别及交易记录保存措施。
B.立即从第三方机构获取客户身份识别的必要信息。C.在需要时立即从第三方机构获取客户身份证明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D.充分评估该机构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风险状况,不得依托来自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
相关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通知 》(银办发〔2018〕130号)
反洗钱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自( C )......
银行业反洗钱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A、2C、3B、4B、5C、6B、7A、8B、9D、10C、11D、12A、13C、14C、15B二、多选题:1、ABCDE、2ABCD、3ABCD、4ACE、5ACDE、6BC、7ABC、8A......
2017年反洗钱知识测试依据:法规:《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
反洗钱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1、洗钱,是指 。2、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关。中国人民银行设立 负责统一监管、协调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3、《人民币大额和......
2012年反洗钱知识测试题一、单选题1、反洗钱国际性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核心组织是FATF,它的中文简称是什么?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银行 D.金融行动特别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