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物游戏》教学设计_分物游戏教案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物游戏教案”。
2014年度青年教师赛教
类 别:内 容:版 本:科 目:授课教师:时 间:
教学设计
第三册《分物游戏》
北师大版
数学
闫兰兰 2014 年 11 月
2014年度青年教师赛教
课时教案
【授课课题】分物游戏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将物体平均分,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熟练地进行平均分。【教学方法】讲述法、操作法
【教具准备】圆片、小棒、水彩笔、作业纸、白纸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师:今天是小猴子淘淘的生日,它的好朋友都来给它过生日,看看都有谁来了?(课件出示2只小猴、3只小兔、3只小狗)淘淘给好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它们爱吃的东西,作为主人,它想把好吃的分给大家,我们一起来帮助淘淘动手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物游戏”)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2014年度青年教师赛教
1、活动一:分桃子(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揭示“平均分”的意义)
(1)师:4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生汇报自己怎样分的。(课件展示连一连、圈一圈,分几次、每次分几个?)
(2)三种分法放在一起对比,生说区别。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公平? 生:第三种。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生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活动二:分萝卜(目的: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
(1)师:刚才我们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了2个桃子。那么现在小兔也着急吃萝卜呢!淘淘希望能把12根萝卜平均地分给3只小兔,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数量一样多。
生独立操作,黑板上用小棒摆一摆(3人逐一上黑板摆,摆完讲、其他学生补充),3个图对比相同之处(结果相同、每次分的数量相同)和不同之处(次数不同)
(师:老师发现每次分的都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样最后每人得到的才能一样多。2014年度青年教师赛教
(2)小结:我们把12根萝卜平均分给了3只小兔,每只小兔得到4根萝卜。虽然我们分的方法、过程不同,但最后它们都很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得到的都一样多。
3、活动三:分骨头(目的:进一步体会平均分并抽象成画图。)(1)师:还有谁没分到好吃的呢?把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生快速独立分,汇报。(2)画图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真好,老师也想让他到黑板上来摆一摆,可是我的小棒用完了,怎么办呢?谁能想个好办法呢? 生:画图(方便、快)2生在黑板上画
全班交流讨论(2、2、1的分法追问,体现分完)
(3)各自画出自己的分的过程,同桌交流,讲一讲你是怎么分的。展台展示,生说。(4)第三幅图,生讲解。
4、小结
师:大家表现真好!淘淘特别想感谢大家,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们帮他分东西了。
师:对呀,你们呀帮他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了2只小猴,12根萝卜平均分给了3只小兔,15根骨头平均分给了3只小狗,特别棒。那么你会平均分了吗? 2014年度青年教师赛教
生:会了!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三、课堂练习
1、作业纸第1题(分小花)
师:你能用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平均地将这些花分到3个花瓶里吗?
生独立完成,展台展示生讲解。
2、作业纸第3题(分铅笔)
先数出铅笔的数量再连一连、圈一圈。
3、作业纸第5题(分橘子)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开展了什么样的数学活动?你学会了什么呢?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如何?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虽然有的时候我们分了1次就分完了,有的时候分了2次、3次甚至更多次,但是分到最后每一份都是一样多的,这就是平均分。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平均分? 板书设计:
分物游戏(平均分)
4个桃子分
12根萝卜平均
15根骨头平均 给2只猴子
分给3只兔子
分给3只小狗
年度青年教师赛教
类 别:内 容:版 本:科 目:授课教师:时 间:
教学反思
第三册《分物游戏》
北师大版
数学
闫兰兰 2014 年 11 月
2014
2014年度青年教师赛教
“除法的初步认识”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其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活动基础上的。要突破学习出发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因此,教科书安排了三次从简单到复杂的分物活动,而本节课是第一次分物——“分物游戏”(分桃子、分萝卜、分骨头),通过对小数目实物“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为后面正式学习除法做好铺垫。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科书提出了3个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问题1:教科书以连环画的形式创设了小猴子分桃子的情境,通过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在各种分法中,突出“每份分的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建立“得到的一样多”与“平均分”的等价性。问题2:通过分萝卜,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分几次把萝卜分完,每次分几根萝卜都可以不同,但只要每次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就能确保他们最终得到的萝卜一样多。问题3:借助解决分骨头问题,学习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重点理解第三种画法的意义,它沟通的是平均分与重复减法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本节课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操作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在黑板上摆小棒时给一只兔子3根,再给2根,认为这是分两次,第一次分3根第二次分2根。在这里我没有关注到,所以后面仍有学生犯类似的错误,在后面第三个环节我才纠正过来;
2、在分萝卜时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分的次数,在后面有的学生不是很清楚;
3、操作活动时说的不够细致,应该给学生说清楚圆片代表小兔、小棒代表萝卜;
4、画图时的第三张图我忘记展示了,没有给学生讲解;
5、第二个活动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理解每次分的一样多,才能确保最终得到的一样多,在这里我感觉没有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到每份分的一样多这个意思。
6、在画图这个环节浪费的时间有点多导致最后一道习题没有处理。
整体来说我觉得之所以出现上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课还不是很2014年度青年教师赛教
熟悉,所以会出现忘记某个环节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还应该更加深刻地去理解课标的要求,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要求和目标,心里要清楚每个活动需要让学生达到什么层次。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而不是让学生牵着自己走。这节课到最后学生说的还不错,整体达到学习目标了,但感觉挖的不够深。我想后面我还要再好好琢磨如何上好概念课。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今天备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58-59页“分物游戏”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和学法、设计理念、教学流程以及板书设......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桐城市青草中心小学叶芳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实际问题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分物游戏》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二年级上册《分物游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平均......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第一课,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数目比较小的东西,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