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_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

2020-02-28 教学试卷 下载本文

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

小学心理学选择8.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不同的学习结果D.具体目标

1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其功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题试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B

B.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C.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比较、抽象和具体化

D.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2.皇帝__皇帝就是沙皇”,祖国____“美丽的地方”,说明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处于

A.第一级水平B.第二级水平 C.第三级水平D.第四级水平

3.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程度需达到

A.50% B.50%~100%C.100% D.100%~150% 4.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A.知觉 B.记忆C.注意 D.思维

5.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A.二年级 B.三年级C.四年级 D.五年级 6.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7.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D.守恒观念形成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

9.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A.行为一认知主义者B.认知主义者

C.建构主义者D.行为主义者

10.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11.在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和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A.比较 B.变式

C.正例与反例 D.概括 12.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阅读 B.吹拉弹唱C.运算 D.记忆 13.组织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调节策略

14.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扩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 D.独立性15.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A.6岁 B.7岁C.8岁D.9岁

16.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A.开发潜能 B.寻求发展 C.个案辅导 D.学会调适 17.行为目标的陈述依据是A.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 B.行为产生的条件C.行为的标准能在于

A.引导 B.促进和维持C.反馈 D.评价

19.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A.信度 B.效度C.区分度 D.难度

2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为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C.专家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A.归属 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

2.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定属于

A.诊断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D.非正式评定

3.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A.高 B.低 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4.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水平

A.高 B.低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5.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C.过度学习D.人为增加线索

6.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A.讲解 B.示范C.练习 D.反馈

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常成为人们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基础的是

A.原因性维度B.稳定性维度C.可控性维度D.两极性维度

8.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分为

A.二介等级 B.三含等级 c.四个等级D.五个等级9.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型占优势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D.内倾型10.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A.定势 B.功能固着C.认知风格 D.顿悟11.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12.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13.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

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14.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2.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思想 3.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1.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12.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C.知识巩固 D.知识编码E.知识提取 2.教学环境包括

A.基础条件 B.师生关系 C.下级关系 D.物质环境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5.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苛勒C.奥苏贝尔 D.贾德16.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目标是

A.运用 B.分析C.综合 D.评价7.“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子

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8.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19.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问题解决策略

2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A.服从 B.从众C.去个性化 D.模仿

一、单项选择题1.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过程

管理

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C.没有影响 D.有一定影响

4.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5.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A.布鲁纳 B.加涅 C.罗森塔尔 D.波斯纳 6.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A.习惯 B.定势C.功能固着 D.定向 7.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C.桑代克 D.华生

8.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9.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A.知识 B.能力 C.练习 D.活动

13.随意识记属于策略。A.组织 B.复述 C.精细加工 D.计划 14.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

A.创造性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1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16.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17. 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A.应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1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

A.培养动机 B.激发需要 C.促进和维持 D.培养纪律 19.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A.心理测验 B.心理分析 C.心理辅导 D.心理咨询 2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一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1.学生对E.社会环境

3.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C.去自我中心

D.命题思维E.具体逻辑推理 4.斯金纳认为有机体的行为有

A.应答性行为 B.习得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

D.强化行为E.消退行为 5.期待包括

A.过程期待 B.结果期待 e.方法期待 D.效能期待 E.自我期待

6.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A.奥苏伯尔 B.班杜拉 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克

7.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E.探索研究

8.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操作技能B.闭合性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D.开放性操作技能 E.徒手型操作技能 9.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A.设置学习目标B.浏览阅读材料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0.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A.认知性问题解决B.常规性问题解决 C.发展性问题解决D.创造性问题解决E.理论性问题解决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调查法 2.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3.智商(IQ)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4.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接受学习

6.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C.自我效能感D.成功动机 7.“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概念的理解,这是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8.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牢固,这种想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B.深度加工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9. 也叫做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A.具体知识 B.陈述性知识C.理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停滞现象 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12.常常用砖头垒砌,却没想过可以用它来画线,这种情况是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4.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1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17.下列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18.分配学生座位时,老师最应该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19.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0.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阶段的重要标志。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1.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2.比奈一西蒙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量表可以用来测量

A.意志B.情绪 C.智力 D.行为

3.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 C.尊重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错的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

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

5.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A.正强化 B.负强化C.惩罚 D.替代强化 6.语文成绩好,语文自我概念强,这说明

A.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有较高相关

B.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不相关

C.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互相干扰

D.自我概念决定学习成绩 7.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印在纸上,进行调查了解,这种方法属于

A.访谈法 B.开放式问卷法 C.封闭式问卷法 D.实验法

8.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9。下列能够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

10.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A.游戏 B.运动 C.工作 D.学习

11.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

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12.影响小学生生理发育的因素是

D.发展性原则

3.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A.新旧知识的联系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12.阿虚的“三垂线”实验,说明了

A.从众现象B.社会助长现象C.社会阻抑现象D.去个性化现象

13.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A.宏观策略 B.微观策略 C.通用策略 D.基本策略 E.支持策略

19.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A.接纳者 B.处理者 C.加工者 D.记忆E.作用者 A.遗传和环境 B.教育C.文化 D.政治

13.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

B.色彩对比明显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

14.善于综合、分析,善于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思维的哪一品质的体现?

A.思维的广阔性B.思维的深刻性 C.思维的批判性D.思维的灵活性 15.“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明了儿童的情绪情感具有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为

A.教师、学生、学校B.教、学、环境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学生、领导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对新知识的应用

4.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A.0~2岁 B.2~7岁C.7~11-岁 D.11岁以后 5.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A.天资、能力和心境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6.知识的基本单位是A.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7.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8.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C.特殊成分迁移D.非特殊成分迕移

9.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10.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发现问题 D.提出方案 11.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因素是

A.迁移 B.定势 C.移情 D.策略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A.男性与女性相等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D.与性别无关

14.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5.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多伊奇将目标奖励结构划分为以下哪几类?A.合作 B.竞争

C.个人主义 D.内在E.外在17.下列活动中,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阅读 B.驾驶

C.运算 D.写作E.书写 18.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20.班集体形成的阶段有A.松散期 B.熟悉期C.同化期 D.凝聚期 E.形成期

山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网络综合 - 山东教师招聘试题】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 答案与解析:选B。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

心理学选择题

小学教师招考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

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 )。 A.感......

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1、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理论心理学在深......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常用知识点

教学相长---《学记》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赫尔巴特是近代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人。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第......

《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 小学教育 选择题 心理学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 小学教育 选择题 心理学
[教学试卷]相关推荐
[教学试卷]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