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_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陈利斌 执教教师:陈利斌

【教学目标】

1、学会并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身边常见物体的导电性。

2、建立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常见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3、通过对特殊导体(如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打湿的木头等)的认识,强化安全用电意识。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会并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教学难点】

1、学生需要通过归纳、概括,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认识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湿木头等这些特殊导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物体不一定就是绝缘体。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用电知识,规范自己的用电行为,注重用电安全。【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一些关于电的知识。在这一课中,他们会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通过它们的物质,绝缘体是电流不能通过的物质,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

木头,橡皮,陶瓷,玻璃球,铜片,纸片,铝片,铁钉,钥匙,硬币,金属调羹,蜡烛,棉线,竹签,圆珠笔芯等,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 检测记录表。【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师:在我们身边,有的物体能让电流通过,有的物体不能让电流通过。来看这根电线:哪部分能让电流通过?哪部分不能让电流通过呢?(师演示:用电线外面的塑料连接起来,小灯泡不亮;用电线里面的铜丝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

2.师: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只有把里面的铜丝连起来,灯泡才会亮。生:我发现了铜丝能传电。

师:也就是说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丝是容易导电的,外面的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

二、引出课题:

师: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物体,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从安全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容易导电的物体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都有哪些。(板: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1对所带物体进行预测.师:我们桌面上都有一大堆的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呢?我们先进行预测(全班做手势,教师记录)

2.师:到底你们的预测正不正确呢,我们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 生:做实验

师: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3页,阅读第二段话,并注意观察图中那位同学的做法。

师:好了,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个演示,比如这根钉子,你认为它容易导电吗? 好,那我们进行检测(师演示)

三、学生实验

1.师:谁能说说刚才老师是怎样检测钉子的?

生:把电路检测器的接头接到钉子的两端,发现灯泡亮了,就说明钉子导电。2.实验注意的事项:

1.检测前先要确定电路连接正常。2.在检测前先预测物体能不能导电。3.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注意要重复实验。

4.要认真及时地记录检测结果,合理分析后说说自己的发现。5.不能用电池以外的电源接入物体。

师:实验步骤大致是这样,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出示,生齐读)师:第一步,你认为有必要做吗?为什么?

生1:有必要,如果这个电路检测器是坏的,那实验就不准了,所以要先接通电路,看看灯泡是否亮,亮了就说明检测器是可以用的。

师:你有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真棒!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前必须对检测器进行检测。那么检测的时候检测一次就行了吗,干嘛还那么浪费时间,检测那么多次?

(全班悄然无声)

师:比如说我检测的时候,第一次发现它不亮,第二次亮了,那我们能说它是容易导电的还是不容易导电的了吗?

生:不能,肯定有一次操作是有误的,所以还要再检测,如果亮的多就说明它是容易导电的师:你的想法真好!对,科学就是要有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发现第一第二次的检测结果不同时,要进行第三第四次的检测,直到检测出来为止。

1.师:现在你会做了吗?好,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挑选6种你最想研究的物体进行检测,开始。

2.(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组,发现有的组已经检测完。)

师:如果你们小组已经测完了6种,还可以测其你身边的其他物体。

四、汇报实验结果

1.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几个小组汇报)

2.通过这几个小组的汇报,我们发现有些小组认为剪刀是容易导电的,有些认为是不容易导电的,那我们请这两个小组上来做实验。(生演示)

3.师:谁来说说这两组实验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小组接的是剪刀的塑料部分,所以灯泡不亮;而第二个小组接的是剪刀的铁的部分,灯泡亮了。

师:还有疑问吗?我们掌声谢谢他们。

1.通过我们的实验,发现容易导电的物体有(师随生答板:硬币、钥匙),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有(橡皮、纸片、塑料)

2.师:像硬币、钥匙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把他叫做(板:导体),像橡皮、塑料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板:绝缘体),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3页,把这两句话画下来。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导体和绝缘体各有哪些特点? 生:导体是铁做的,绝缘体是不是铁做的4.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体,而另一些物品,如塑料尺、橡皮、干木棒是绝缘体。

过渡:

师:水是金属吗?

生:不是。

师:它是不是导体呢? 生:是 生:不是

五、检验不同液体的导电性

1.师:到底是不是呢?老师这有两杯水,一杯是纯净水,一杯是盐水,我们分别对他们进行检测。(师实验演示)

师:我们先检测电路检测器,灯泡亮了,可以检测了。好,先来检测这杯盐水,灯泡亮了吗?(亮了),再检测一次,(亮了),说明它是(容易导电的)。同理检测纯净水。

2.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有的水容易导电,有的水不容易导电,在我们生活中,纯净的水是不容易导电的,而不纯净的水是容易导电的,大自然中的水,一般都是容易导电的。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找找看我们教室周围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六、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刚才学习了导体和绝缘体的一些知识,现在大家翻开书35页开始看书,并思考书上的问题。(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学生看书。找学生回答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分析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吗?

生:胶布。胶布裹在赤裸的电线上,电流不能流向别的导电物体,避免形成短路,甚至发生用电器的损坏乃至发生人身事故。

生:插座中的铜片是导体,胶木外壳是绝缘体。胶木外壳是为了防止其他物体与插座中铜片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

生:拉线开关,开关芯的铜片是导体,外面的胶木和塑料拉线均是绝缘体,可防止开关中通电部分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发生事故。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样实验材料和生活中的工具,我们来看看。

闸刀开关、生:闸刀。闸刀内金属片是导电物体,其他的部件都是不导电的物体。闸刀柄带动金属片推上去,电流形成通路,用电器开始工作;反之,闸刀柄带动金属片拉下来,电流断开,用电器停止工作。小灯座。

插座,里面的线是金属,也就是导体,外壳是绝缘体 3.探索导体和绝缘体不同的用途。

在电器中和各种电工工具中,凡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必须用绝缘材料做成,这样人在操作时才能安全。

师:大家一起来一些寻找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生1:电风扇是导体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是铁做的 生2:窗帘是绝缘体

生3:挂屏幕的那根链子是导体,因为它是铁做的 师:你的眼睛真雪亮!生4:人是导体

师:哎呀,老师不得不佩服你,敢于大胆的猜想,你有未来科学家的潜质。这个问题我们等下再来研究。

生5:桌子是绝缘体 生6:防盗网是导体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能够学以致用,一下子从我们教室找出这么多的导体和绝缘体,那刚才有同学说人是导体,到底是不是呢?

七、师实验,推测人是导体

1.师:好,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实验。这是一支电笔,是电工用来检测用电器是否带电的,注意看,如果老师这样拿着电笔插进这个插座,是不能检测出插座是否带电的,如果老师用手指按住电笔顶端的金属片,你会发现(电笔里面的小电珠亮了),插座是带电的。这也就证明电路连通了。

师:是谁接通了电路? 生:老师

师:对,通过老师这个人体接通了电路,让电笔的电珠发光,这个实验间接证明了人是导体。

过渡:因为人是导体,所以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用电器和电工具都是由导体和绝缘体组成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实物投影),像这些物体,他们的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各起什么作用?

(师举起插座),插座的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各起什么作用? 生1:插座的里面是导体,用于通电的,外面是绝缘体,防止触电的。师:真棒!导线?

生2:导线里面的铜丝是导体,外面的塑料是绝缘体。师:对,像这个螺丝刀、钳子等这些都是一样的八、用电安全教育

过渡:导体和绝缘体具有不同的作用,导体是让电流通过,而绝缘体是阻止电流通过,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那么我们怎么用电才是安全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看课本第35页的图,小组讨论这些做法?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生:湿衣物晾在电线上,水是容易导电的,容易与人及地面形成通路,损坏电网,伤及人的身体。

生: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风筝容易碰到高压线,形成危险。

生:湿布插灯泡,灯泡发热遇水会爆炸,人体与灯泡内的导线形成通路,引发危险。师:在生活中,许多容易引发用电危险的地方,都有明显的标志。看看教材P35页“小心触电“的标志。大家注意,你们在外面玩的时候如果看到了这样的标志,一定要远离这种地方,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师:请5个同学判断5幅图片,并说为什么?

过渡:我们懂得了怎样安全用电,但万一我们触电了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触电及急救的短片,生观看。

九、全课总结

1.设问: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和应用,还知道在生活中应该注意用电安全。希望同学们可以把这些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

十、练习:

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否导电时,要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观察灯泡是否发光。.................................................................()2.金属材料一般都是导体。..............................()3.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这些绝缘....()4.电线外面用塑料包裹,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5.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插座和开关,也不能用湿手触摸它们。.........................................()课后思考:救人方法对不对?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教给学生检测的方法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并得出结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即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会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当然也存在如下的不足:一是在应用拓展方面的教学中对学生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偏少,二是因为怕时间不够在教学中让学生检测的物品偏少,原来准备20种,结果减少到15种。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 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课文,其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检......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保定市实验小学 孙宁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执教者:郭刚第三单元《电和磁》密切联系生活,生活中用到电与磁的知识很多,而本单元第二课《导体和绝缘体》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课简电路的基础......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白鱼湾中心学校曹庆福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2、能利用简单的电路检测器对物体进行科学的检测,并能判断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学设计 绝缘体 导体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学设计 绝缘体 导体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